笔趣阁
笔趣阁 > 姜姬 > 第456章 趣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6章 趣事

  姜姬

姜姬没听就笑,她很有兴趣,“什么事?”


其实是因为近几年来乐城附近迁来的人不减反增,这种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不合理。


一开始的流民都是来自樊城,也就是现在的凤城。后来就是被这里种地不收税,百姓不服役,女人小孩可得粮食的政-策吸引来的,也有很多是外地的读书人,听说在乐城穷读书人也能出头就迁过来。


但理论上经过一个高峰后,人口的迁移会慢慢落放缓,不会一直保持高峰状态。而乐城二环的流民的增长却是一个不科学的直线向上。


这么多人哪来的?


虽然都是鲁人,但这些鲁人都是从哪里来乐城的?那些地方出了什么事?


由于人太多了,信息的汇整非常花工夫,还要进行分析。


这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所以直到现在,龚香才调查出来。


不停往乐城来的百姓都是滨江下游的袁洲、通洲等地来的。


至于为什么?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家族不约而同,或者说是故意为之的把他们城中的百姓往乐城赶。


理由?


原因就是这些被赶来的百姓全都是贫苦人家,而城市消耗不了这么多的人力,穷人就算自卖自身也没有活路之后,要么沦为乞丐,要么变成盗匪。


所以,在通洲、袁洲的家族都觉得:把穷人都赶走后,他们这里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在发展停滞的城市里,这么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前他们不敢把穷人随随便便赶走,因为这些人在野外会沦为野盗,一旦聚集起来就会更加危险。所以这些百姓以前的消耗之处就是各种劳役,其中以河工最耗人力。


在通洲等地,人力非常便宜,而河役却很重。但就算如此,当河工是有饭吃的,虽然辛苦,却成了一项还算不错的职业。


穷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卖力气。


于是,当乐城的大王开始广收流民,给流民粮食吃的时候,消息传回通洲,就有一些穷苦百姓想逃到乐城来。


通洲发现之后,不加阻止,反倒故意促进百姓们逃往乐城。


逃役者离城百里就可索拿。但通洲却故意放了很多河工和穷苦百姓往乐城来,还让人在街上传流言,说乐城的粮食吃不完,大王会请流民吃饭云云。


有一就有二,后来从滨河往下的城镇都发现了这个“好办法”。这才造成了到现在,乐城二环的人口都在不停的增加中。


龚香拿着这本奏表说:“公主,燕贵之事,在我鲁国也不鲜见。”燕贵因为可惜粮食赶燕奴离开,滨河的世家因为觉得穷人太多也把人赶走了。


正好,鲁国要跟郑国打仗,多蓄人力,这场仗才能打得更有底气。


姜姬确实笑了一场,笑过之后,让龚香派人去这几个地方看看。


“先征点粮食吧。”她道。


既然这几个城已经表现出了愚蠢,那她不利用一把就太过分了。


龚香点头,问:“让赵序去?”


赵序已经无聊很久了,他现在在大王身边到处交朋友,有八姓当招牌,他还真是交了一些朋友的,毕竟刘箐就跟他很好。除了主动贴过去的,他也主动去找别人,比如席五,但席五却很少搭理他,两人的关系时近时远。


“席五估计看出了什么。”他道。


所以为了避免更多的人看出来,要把赵序放出去了。


“好,就让他去。”她道。


先让赵序用通洲练练手吧。


赵序得到消息后,没有多加耽误就出发了。刘箐前来给他送盘缠,把他堵在了屋里,这才缠上去给他送行。


赵序道:“本不想惊动你,叫你破费了。”


两人乘车出城,刘箐摇头:“不必客气,一点盘缠,算不上什么。”


车外,蓝天白云,碧草青青。


道边随处可见踏春的游人,挑担驾车骑驴的百姓。


不远处,几十个少年人正在踢球,打得正热闹,周围还有看热闹的游人。


刘箐看到窗外的景象,笑道:“现在人人爱踢球,我却不怎么会踢。”


赵序:“我也不会,不过在家中时倒常跟家人玩乐。”


大王爱踢,他们怎么能不会?


刘箐这一送就送到了凤城,城外也有熟悉的市场,搭着凉棚,棚下摆满货物,小贩和客人往来不绝。


赵序要买些干粮,还要雇些车马,他刻意到凤城再雇人就是不想在乐城被人知道太多。


刘箐倒是第一次来凤城,赵序采办东西时,他就在街上闲逛,没想到在这里倒是听说了一个大消息,让他匆匆告辞,赶回乐城。


赵序见他如此匆忙,只能送他离开。


等刘箐走后,赵序问雇来的下人:“刘公子是因何事离开?”


下人道:“好像是听到街上有人说,皇帝要召摘星公主当皇后,这才走的。”


赵序:“什么?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