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明朝小公爷 > 第八百零三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零三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肆)

  明朝小公爷

是他力排众议甚至不惜与自己的父皇冲突,也要保自己救灾一行。


一直以来,熊孩子对于民心、对于治国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如何是一个好皇帝、如何做一个好皇帝,他思考过却没有确切的答案。


当今日这些百姓们恭敬的送他上辇,当他看着这些百姓们自发的为他送行的时候。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君王。


这些都不是先生们能教授的,亦不是上能学来的。


要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走在百姓身边,体恤民苦、悯民之疾。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懂得为君者让如何处之。


“恭送殿下!拜殿下活命恩德!!”


拜倒的百姓中,不知谁喊出了第一声的呼唤。


接着,便是那无数跪倒的百姓抱拳抬首望着那辇驾上的太子声浪如雷!


“恭送殿下!拜殿下活命恩德!!”


这声浪轰然炸响,却不仅仅是限于此一地。


便听得远远的,那看不到尽头的人潮中这声浪愈加高涨!


“殿下活命恩德,永世不忘呐!!”


这一声声的呼喊,如同重锤擂鼓“彭彭彭~”的敲在朱厚照的心脏上。


一时间那激荡的血气从心中升起,充盈布满了他全身上下。


他面皮涨红,嘴唇不住的哆嗦。


望向不远处面带欣慰的少年恩师虎哥儿,再回首望向了那丝丝心血所绣之幡幢。


朱厚照缓缓的吐出一口,他昂然目视远方。


似乎是在这一刻,他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总算是控制住了……”


京师,新皇宫内。


内殿御书房,这里被设置在了二楼。


可以从这里,眺望整个京师万家灯火。


弘治皇帝很是疲惫,刘健倒是看起来精神好多了。


这段时间负责处理政务的是谢迁,老刘基本就是半退休状态。


只等着此番太子回京后、陛下立元老院,然后自己就荣退养老院……呸!是元老院。


当年的科举舞弊案早已平息,程敏政日前已获内阁允任吏部尚书。


都知道老程只是过渡一下,若非是当年的舞弊案或许他早已高升内阁了。


要知道,舞弊案之前老臣可就是礼部右侍郎了。


刘健一退,他本就有资格问鼎内阁之位。


“太子与痴虎儿,此番艰辛呐!”


弘治皇帝说着,缓缓从龙椅上起身走了下来。


这座“御书楼”的布置他很喜欢,一楼是接待于多数大臣所用。


辉煌浑厚,大气磅礴,大量所用之金丝楠、紫檀等名贵木料。


并有各珍本善集可供选阅,还藏有他每月所批复的奏本可随时查阅。


日常事务接见臣属,弘治皇帝多选于此。


大殿之大朝会已经从每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


大朝会虽然减少了,可处理事务却变得更加快捷。


各部皆各司其职,少了言官的肘制、多了廉政肃贪院及调查局的监察。


其实这两者不显山不露水,更让他们两股颤栗不敢懈怠。


悬剑不落心方慎,隐而不知畏惧深。


弘治皇帝除了大朝会之外,每日只会在这里听取内阁及各部尚书的汇报。


相当于一次小朝会,且几乎时间都不长。


而二楼更像是叙及私情、论及密事所用,在这里弘治皇帝更放松一些。


和一楼的恢弘磅礴相比,这里更显温馨、静瑟。


即便是二楼,隔层亦铺设了烟道。


琉璃在这里被大量的使用,屋内更有隔间、茶室及绿植。


内阁及六部重臣被单独召见的时候,几乎都是在此见皇帝。


在这里才有资格获赐座,皇帝心情好说不准会给你亲自泡一杯茶。


“是啊!有赖陛下天威,此番水患总算是退去了。”


刘健也很是感慨,这一次水患波及四省、灾民百万有余。


若是往年必然出现白莲妖人作乱,甚至流民汇集动摇国本。


可这一次内库里有钱的弘治皇帝大手一挥,太后、皇后宴会举办了几次。


竟是直接凑齐了大部分的粮秣所需,送往了灾区。


不过这些都不让刘健意外,最让刘健意外的是动用军伍入灾区负责遏制水患。


这……这简直是历朝历代,不曾闻之事啊!


兵祸他就知道,可军伍救灾……怎么救?!


张小公爷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老家伙实际上是不以为然的。


但军伍前往也是好事儿,万一有妖人作乱也可就地镇压。


怎知随着下面的官员上奏,久历宦海的老刘也傻眼了。


这……这是何操作?!军伍丘八,果然能救灾除患?!


事实让老刘觉着自己被打脸了,而且还是抡起来反手七八个大嘴巴子的。


抽的老刘面皮“啪啪~”作响,脸上一顿火辣辣的。


练出精兵作战可矣,练出精兵居然还能平治水患?!


张小公爷一番腾挪躲闪,反转跳跃还带r闪滴告诉了老刘:


我能!无限可能!


直至此番水患退去的现在,老刘也没搞明白为何军伍进入不曾成害却还能救民平灾。


可如今玉螭虎不在此,他只能是按下心头疑惑。


“朕有甚天威啊!不过是得天幸,代天巡牧而已。”


弘治皇帝摆手走到了门前,眼见他“吱呀~”一声亲自推开了大门。


门外是一座巨大的阳台,这里也是弘治皇帝最喜欢呆的地方。


此时已是午后,已然褪去了燥热的阳光轻柔的洒在了阳台上。


“朕若有天威,何至于会有水患伤我百姓?!”


说着,弘治皇帝转过身来。


对着想要说什么的刘健、谢迁二人笑着道:“莫宽慰朕了,先解决灾民安置事宜罢!”


听弘治皇帝说到这个,谢迁的脸就垮了。


四省受灾,这就意味着四省今年秋收是全泡汤了。


且四省受灾必然需减免税赋,现在口袋里有钱的弘治皇帝倒是大手一挥直接给他们全免了。


可免了是一句话的事儿,国朝银库就难过了啊!


且没有了四个省的岁入,但还得养活四个省百万的灾民啊!


人吃马嚼得支撑至少到明年夏粮入库,才能再有粮食发出。


这前后一算,那费糜……谢迁只需要想想心尖儿就发颤。


“陛下,臣无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说到底国库充盈,也就这么些许时日。


谢迁这段时日可谓是愁白了头发,想到百万饥民嗷嗷待哺。


老家伙就觉着自己脑子都要炸了!


户部尚书已经被他逼得上疏奏请辞告老了,说国库、粮库就这么多东西。


便是把他宗族全抄了,也拿不出谢阁老要的数量。


毕竟这是百万人的口粮啊,还得是支撑数个月之久。


户部粮库如今计算下来,顶多能再撑三个月。


再多,打死也拿不出来了。


“唉……这事儿,等痴虎儿回来再想想办法罢!”


弘治皇帝也没啥好办法,内库这回抽血也是抽的快干了。


好容易阔了一阵子的弘治皇帝,才享受没几天特么又穷了。


勋贵们这回也没少出血,外面粮价高涨他们不仅得平价卖粮。


还得给济世安民慈善总会捐赠,这特么真是大出血了。


若不是弘治皇帝满口答应,等痴虎儿回来给他们开条财路。


这些勋贵们说不准就得当场撒泼了。


卖了痴虎儿,弘治皇帝可一点儿愧疚之心都木有。


朕的太子都被你拐带去大堤上治水患了,朕卖你一回又如何?!


若是玉螭虎知道狗皇帝又把他卖了,估计得气的破口大骂。


这特么江山是你朱家的啊!


我老张家给你朱家打工几辈人没错,可也不能当牛做马的使唤啊!


“也唯有如此了……”


谢迁是真的面皮涨红呐呐无言,好在刘健这老家伙脸皮很厚。


痴虎儿那必须杠杠好用,大明需要你!上吧!年轻人!


可怜的玉螭虎不知道,他人还没回京师任务已经安排下来了。


他现在正在看军部转交给他的奏报,是戚景通发来的。


经安南等三国一役,戚景通表现出色自然是被军部提拔了。


水师总督郭鋐郭彦和年纪渐大,虽说是依旧能食斗米升肉可毕竟老了。


戚景通按照新规领军部之命到京师报备,同时撰写自己的海战、登陆战经验为教材。


结合之前郭彦和所著,成为了皇家军事学院新设水师部初级教材。


“……来者自称为张小公爷座下水师校尉,然其金发碧眼乃如色目人所属……”


张小公爷看着这封最新送来的军部提报,不由得苦笑。


戚景通办事还真是一丝不苟,没有给他信反而是给了军部。


这若是换了其他人,估计就得心生恶感了。


好在他遇上的是张小公爷,本来也没啥培养嫡系的心思自然也无所谓此事。


“其舰船竟有数十艘之多,下官上其舰船仔细观摩,多见其与我大明战船不同之处……”


接下来就是戚景通几乎事无巨细的,把自己所见所闻和猜测都说了一遍。


好在海因里希确实是张小公爷下属,所以也没拒绝戚景通的参观。


甚至还亲自热情的接待了一番,只要是戚景通感兴趣的他都详细解释一遍。


船上的很多工匠、军卒引起了戚景通的注意,还有大量的种子、书籍。


海因里希倒也没瞒着戚景通,径直说都是小公爷让他回去筹备来的。


为了这些他不仅花光了小公爷给他的资金,甚至把祖传的庄园都抵押出去了。


这些人全都是拿了安家费,随着他到大明来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