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七百七十四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两章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七十四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两章合一)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至于自己,走到这一步就无所谓了。


而其他人,那些不过是些小人物,更是说不说也不可能再给他这大功向上累加。


倒是他万家已经倒了,实在遭不起被人踩几脚,少得罪一些小鬼,将来他两个弟弟带着母亲,还有他的儿子、媳妇,日子也能过的平安一些。


宋福生一点头。


“来人。”


在外面守着的宋富贵立马叫来衙役,让衙役们给万禀义带下去。


当晚,宋福生重新给皇上写信。


这回他不用偷偷摸摸的找杨明远递信了。


可以直接将信件交给府尹大人,府尹大人批示完再向上逐级递交,直到皇上手里。


夜深了,钱佩英披着衣裳坐在一边喝茶陪同。


“我说,她爹。”


“恩?”


“你觉得毛侍郎知不知道他外甥这事儿?”


钱佩英一会儿觉得毛大人应该不知道,一会又觉得或许知晓。


关于不知道。


因为毛大人那官,老宋说过,很好,是实干型。那就说明至多没管好家人。


你说咋管?亲属这么多,做官那么忙,还能手把手教吗?能教自己儿子,能教到姐姐家的外甥吗?


就造成了有的亲属狐假虎威,利用和高官的亲属关系胆大妄为。


然后一些官员,自作聪明,给这个面子,给那个开绿灯的,想着为交好毛大人。所以就弄的毛大人真有可能被蒙在鼓里。


至于知晓,甚至毛大人是主使,钱佩英是这样分析的。


“老宋,你记不记得天下粮仓那电视剧里演的,那个米大人,口碑老好了,老百姓都赞他一声清贫一世、两袖清风。


最后怎么样,他那个棺材里面全是金银珠宝,属他最贪。


哎呦,说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人哪,确实知人知面不知心。


毛大人在咱们这里是好人,在别处,他是恶人。这是有可能的。”


宋福生无奈地瞅瞅钱佩英:


“大半夜的,别过分脑补。


我只知道要就事论事,事实什么样,上报后,由皇上查吧,我一个小县令就干县令的活。


再说那天下粮仓,那位米大人不是贪,你看电视剧咋就记一块呢。


是那老米,想要死后给儿子铺路,让小米去检举揭发自己,这样小米才能走进皇上的视野,前途无量。”


瞧瞧,封建社会,没有电视报纸电话,离皇上太远,为了走进皇上视线,什么招都用。


钱佩英撇嘴站起身:“对,我就能记住一块,那我回去睡觉去了。”


“嗳?我错啦,你快回来。要不我自己没意思。”


……


当晚已经是后半夜了,钱佩英早已进入梦乡,宋福生却辗转反侧。


离床不远的书桌上,是他已写完封好的奏折。


宋福生睡不着啊。


毛俊易在他心中,说到底还是起了一些波澜。


毕竟对他宋福生不赖,还自掏腰包奖过茯苓一百两的银票。


宋福生一会儿琢磨着:


毛大人如若不知,那么这个奏折到了皇上手里后,处理结果就是老毛本该官升一级,却可能被降级处理。这么多年的辛劳,毁为一旦。


毛大人要是知晓,那不用说,极刑。整个家会被连根拔起。


他一会儿又琢磨,真得管好九族。


不止要教好米寿、金宝这些孩子,就连外甥姑爷都要管好。


将来,这些孩子再生孩子,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行,往后九族都来了,要时不常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把这个传承下去,多给洗洗脑。钱可以少挣,这事却不能少。


第二日一早。


宋阿爷、马老太,钱佩英和茯苓,送王忠玉、宋福寿、田喜发他们离开。


有点恋恋不舍。


“到家看看咋样了,也别着急忙慌回来,看大丫成亲完,咱家田地收完粮食再回来,告诉他们,俺们挺好的。”


宋福生没出现,他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起早被衙役们和四壮护送去了黄龙府。


黄龙府尹陶大人万万也没想到,第一回见到自己手下,会宁知县就又给他送了份特大礼。


真想再回府病一病。


陶大人一边掐着睛明穴一边看着信心想:这份奏折一旦交上去,会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同当年下来查案的御史钦差们都得遭殃,而那些人,家里还带着关系。


“柳将军知晓吗?”


“柳将军说,任何人不得影响办案。”


宋福生最反感黄龙官员的一点就是,怎么什么事都要问一声柳将军的意见。人家是带兵打仗的,官衙才是管事的,怎么就能如此不敢担事。总巴望二品将军给牵头。


陶大人听完柳将军的意见,才一咬牙,在奏折上扣了自己的官印。这就等于联名上书了。


……


宋福生来到会宁第五日,他才姗姗来迟召开县衙官员会议。


这一日,县衙无一人缺席,县尉瘸着腿也来了。


可以说,此时,他已将会宁领导班子完全掌控,没有人敢对他说“不”了。


宋福生特意命人,让将桌子合成现代长方会议桌,这样说话拢音些。


他坐在最前方道:


“别的知县,应是一到就和你们碰头议事。


我议的晚了些,所以咱们就不废话了,直奔主题。


整个会宁人口有多少,下面分布情况说一下。


去年,会宁县交税粮多少。


县里有多少秀才以上官身不纳粮。


有多少耕地。


去年,直接交税银的有多少人,以粮抵银的又有多少。


目前,咱们官衙的官吏,有多少人是填写立名文历领俸禄的。


县衙账目报一下。


县衙粮仓情况。”


宋福生说一句,下面负责的官员们就头冒汗开始找,所有的人,手边都摞着很高的册子。


宋福生却很不满意,露出了皱眉的表情。


一帮白吃饭的,来这里是混日子的?


作为各部门主管,这点儿数据都不能张口就来?


“行了,我先去后院,我希望一个时辰后再碰头时,我这面问,你们就能立马答出来。”照千里马差远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