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启明1158 > 十一 孙元起的确是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十一 孙元起的确是死了

  启明1158

三月十一日开始,苏家还能动弹的二十多艘海船全力出动,乘风破浪,把苏家的人、财货和各种多年筹备的物资一趟一趟的往山东转运。


山东莒州那边,赵开山已经安排了当地决定起事的豪强孙子义、刘永强协助苏咏霖运送物资抵达他们的地盘,然后再抵达赵开山的起义大本营,随时准备起义。


三月十四日,苏咏霖最后一批乘船离开定海县。


离开之前,苏咏霖已经把整个家都搬空了,还秘密转移了祖父和父亲母亲的坟地,留下的只是空壳子。


地,他不要了。


人,他也不要了,那些外围成员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去向,没有上线联系,他们不可能知道苏家核心集团的具体动向。


有些东西不要就不要了,丢了就丢了,也不可惜。


因为苏咏霖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能否真的把这场起义搞活。


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这是他自己心里清楚的。


对外当然不能这样说,要满怀希望,要永远坚持。


可是金国就算只有jūn_duì ,也是足够强大的,尤其是那些剽悍的边军精锐,当年名震天下的铁浮屠拐子马强悍的战术精锐。


苏家一共只有三十多匹马,算不上有骑兵,赵开山的整个起义军也谈不上能组建一支像样的骑兵,这是一个巨大的弱势。


在没有获得足够的马匹组建骑兵以前,义军还是要面对宋军当年的尴尬处境——没有足够的骑兵。


当然,起义前期,金国也不会贸然动用边疆精锐去镇压他们,大概率还是用当地的女真兵和签军,觉得他们只是一群蟊贼。


那是起义军扩大实力增强实力的重要窗口期。


那个窗口期必须要把握住,增强实力,锻炼骑兵,以应对金国随时可能抵达的精锐边军。


起义,脑袋一定要清楚,要永远充满危机意识,直到把金人赶出长城外、重新占据长城为止,都不能懈怠,绝不能停下脚步。


当然了,一旦起义,私盐肯定是卖不成了。


人都不在了,都要造反了,谁也不会继续和苏家合作,但是这块市场份额会一直存在着。


很快,就会有大量私盐贩子争先恐后的涌上来争抢、撕咬,打个你死我活,重整苏家抽身离去之后的私盐市场。


这一点,苏咏霖也有相当的自信。


所以他根本不会在意自己走了以后南宋这边会发生什么。


对了,还有孙元起那边的事情,他死了吗?


被发现了吗?


南宋官府调查出什么来了吗?


孙元起的确是死了。


死在床上,死在美人怀里。


事发之后的三月初九快到中午的时候,哆哆嗦嗦的熙春楼掌柜站在查案官员的面前,哆哆嗦嗦的交代着自己知道的事情。


其余那些当天为孙元起服务过的小厮们也被找到,一一接受问话。


死掉的毕竟是当朝官员,不搞清楚是不行的。


虽然他死在床上这种事情挺搞笑的,查案官员也不觉得这是什么蓄意谋害的事件。


“孙郎中是……是当日戌时抵达的咱们酒楼,和友人吃酒,然后就……就和两个陪酒小娘去上房休息了,第……第二天早上,就……就被发现已经没了……”


掌柜的虽然有些官面上的关系,但是真的官儿死在他这里,他也怕惹上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儿。


负责查案的官员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其他几个小厮。


“孙郎中吃酒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


小厮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没看出来,很正常的吃酒。”


一名小厮回答道。


查案官员点了点头,觉得这就是孙元起这个著名的老色鬼不爱惜身子,牡丹花下死了,真是搞笑。


叹了口气,他摇了摇头,顺嘴问了一句。


“当天和孙郎中一起吃饭的人是谁,你们知道吗?”


掌柜的点了点头。


“知道,是一位姓苏的商贩,和孙郎中很亲热的样子,叫孙郎中叔父,孙郎中唤他贤侄,他们两人不是第一次在咱们这里吃酒,好几次了,所以我有印象。”


“姓苏的商贩?”


查案官员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觉得有点在意。


“嗯,挺年轻的一个后生。”


掌柜交代道。


“年轻后生……哪里人?临安人吗?”


“这就不太清楚了。”


掌柜的摇了摇头。


查案官员细细想了想,也没当回事儿,觉得肯定是孙元起又受了谁的贿赂了。


这个事情他管不了,孙元起在朝中人脉挺深,关系网比较复杂,受他好处的人肯定也多,就算死了,也不能往深入查。


他打算结案了。


“当天所有见到孙郎中的人都在这儿了?”


他最后问了一句,准备让这些人签字画押做个见证好结案了。


“大部分都在了,还有一个,前几日就辞了工,今天早晨就走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