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孽子 > 第1574章 巨大的影响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74章 巨大的影响力

  大唐孽子

不过,今年的格物奖和化学奖都不像是往年,要通过一个奖项来押宝一个行业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


像是之前李谚凭借着蒸汽机的发明获得了格物奖,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蒸汽机将会是未来大唐最有前途的一个产业之一了。


将来如果有人能够凭借着发动机或者是其他产品获奖的话,估计也能给令狐无疆这些投资者指明一条新的道路。


……


“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之下,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这里面,商业的发展也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在以前,大家对于商人的贡献多有误会,认为商人重利轻离别,自己不产出东西,只是倒买倒卖的挣钱。


但是其实商业的流通,对于大唐经济的发展也是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应该是跟其他人一模一样的。


在过去几年,有这么一批人,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从事商业活动,但是却是通过跟各个商家的密切接触和调查,总结出商业发展中的一些列规律。


这些规律的总结,为朝廷的一些政策作出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大家更好的理解商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的大唐皇家科技奖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陈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凭借着对大唐皇家钱庄的存款利息和借贷利息与各个作坊的发展,以及跟户部赋税收入的变相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为户部制定和大唐皇家钱庄制定一些列的政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业上的很多东西,如果能够结合算学,结合一些商业理论进行总结研究,能够输出的东西也同样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李宽对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重视,其实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他再次的肯定了商人的地位,无形之中算是让许多商家都安下了心。


作为拥有权力不大,但是钱财却是很多的一个群体,商人的安全感其实是比较低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灭门府尹,破家县令的说法了。


你就是在有钱,如果背后没有人,一个县令就能把你搞得团团转。


不过有了李宽的这个发言,大唐的各个官员对于商人的态度,肯定会有所改变。


谁也不会那么不长眼的去跟当朝太子的施政方针过不去啊。


“陈兄,如果你在天有灵,看到了今天这个场景,心中一定也感到安慰了。


可惜你当初怎么就不听劝说呢。”


刘文飞听到陈斌获得了大唐皇家科技奖经济学奖的消息之后,很是感慨的说了一句。


作为刘文飞最好的朋友,当年陈锦跟他可是并肩战斗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兄弟。


很多次,如果不是彼此的帮衬,各自的生意都要做不下去了。


可惜后面陈锦迷上了炒股,偏偏还碰到了大唐第一次的股灾,想不开的他,成为了大唐股票交易所楼顶上的第一个牺牲品。


“这个陈斌获得经济学奖,倒是实至名归啊。”


令狐无疆显然也是认识陈斌的。


作为《经济日报》的主编,陈斌写得很多文章都是被各个商家所熟读的。


里面的不少理论,令狐无疆都有好好的研究。


“陈斌这些年在经济学领域确实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整个观狮山书院商学院,也就王有才能够稳稳的压他一头。”


杨本满对于陈斌获奖,心中也是感到高兴的。


因为他觉得自己似乎也找到了一个研究方向,将来未必不能同样获得一个经济学奖。


以杨本满的身家,自然是不会在意经济学奖的那点奖金。


但是在不同的层次,人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


杨本满现在在官场上面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了。


在商业方面,杨氏茶叶作坊也算是非常成功了。


这个时候,杨本满对于学术上的追求,已经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目标。


很显然,大唐皇家科技奖经济学奖是学术成功最好的证明。


杨本满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个获奖者。


“是的!《经济日报》上面,就王有才和他的文章最多了。


剩下的……咦,杨御史,我怎么觉得剩下的就算是你的文章比较多了呢?


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您也有可能获奖啊?”


后知后觉的令狐无疆,颇为惊喜的看着杨本满。


“我在经济学理论上面的研究和成果还是稍微少了一点。


今后多往这方面努力一下的话,也许是有一点希望吧。”


杨本满很是谦虚的说道。


虽然嘴里很是谦虚,不过杨本满心中却是有了决定。


今天回去之后,他要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所,名字就叫做杨本满经济学研究所。


然后招募一批人员给自己打下手,负责基础数据的整理和收集,为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这么一来,自己能够找到的规律自然就更多了。


另外一方面,也能有更多的文章产出,在《经济日报》上面刷一刷存在感。


经济学相关的论文,要想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在在《经济日报》上面却是要容易很多。


……


“大唐皇家科技奖设立五个奖项就已经很勉强了,这几年又把经济学奖给加了进来。


太子殿下这不是摆明了车马支持百姓们去经商吗?


虽然商业的发展给大唐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商人给整个大唐的社会风气也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啊。”


人群之中,孔颖达看到台上的李宽正在给陈斌颁奖,心中很是不爽。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颖达对于商业发展肯定是不支持的。


但是他不支持,显然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别说是普通的商人支持商业发展,哪怕是勋贵世家,其实也是支持的。


因为大唐商业发展的背后,勋贵世家获得的利益是最大的。


当然了,他们到底是获利者还是韭菜,这就只有李宽知道了。


“孔祭酒,商业发展的大势已经形成了,我们国子监要是一味的反对这个观点,其实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如今曲江书院和渭水书院他们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商学院,其他不少小的书院也都纷纷设立了相关的商学院,就我们国子监不设立的话,其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反而会让我们国子监的影响力变得更小。


哪怕是我们不支持商业发展,其实也是可以设立商学院的。


只有对商业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想要反驳才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啊。”


司马才章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如今他算是国子监里头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任祭酒的人物,他自然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凭借着祖宗留下来的福利,孔颖达不管怎么折腾,在大唐都是还有一席之地,孔家子弟也不用担心在大唐混不下去。


但是他司马才章不一样。


如果错过了机会,那么他这辈子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作为了。


很显然,司马才章不希望自己这辈子都是碌碌无为的。


现在先把国子监的基础打好了,自己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发挥舞台。


要不然什么东西都要等到自己上位的时候再筹划,那就黄花菜都凉了。


“不行!其他东西都好商量,但是商学院的设立,我是绝对不同意的。”


这一次,孔颖达没有听进司马才章的劝说。


很显然,格物学院和化学院的设立,已经在挑战孔颖达的接受底线了。


现在再追加商学院的话,短时间内他是无论如何都是接受不了的。


一旁的司马才章听了也很是无语。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硬要劝说的话,其实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反倒是我让自己失去孔颖达的信任。


所以他干脆选择了沉默。


……


“以农为本,这是华夏大地数千年来从来没有改变的方针。


虽然我们大唐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农业的核心地位,我们是从来都没有动摇过的。


不管是双季水稻的推出,化肥的推广,亦或是安排探险队不远万里的前往美洲寻找高产的农作物。


我们大唐,上至陛下和朝廷,下至普通百姓,都是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如今我们的大唐,终于初步的解决了粮食问题,大部分的百姓都不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饿死街头。


不客气的说,哪怕是有什么灾荒,我们都能很淡定的去应对。


这些年,我们对于农业的研究,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管是水稻种子的改良,还是土豆、地瓜和玉米的种植,亦或是甘蔗等经济农作物的发展,都是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这其中,观狮山书院土豆研究所对于土豆种植的相关研究,对于土豆的推广种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解决我们大唐的饥荒问题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为了表彰他们在土豆种植研究上的付出,大唐皇家科技奖奖农学奖将颁发给土豆研究所的负责人唐同人。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将农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大唐研究出更多的种植改良方案,种子改良方案等相关技术……”


作为压轴性的存在,农学奖虽然不算是特别受到大家关注的一个奖项,但是却是李宽比较重视的一个奖项。


哪怕是再过一千多年,农业发展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石。


特别是像大唐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农业不能有稳定的发展,那么注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不像是一些小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农产品的方式来解决农业问题。


“阿耶,三哥总算是获奖了,也算是对得起他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了。”


人群之中,唐善识坐在唐俭身边,心情很是愉悦。


虽然他不是获奖者,但是他的三哥获奖,跟他自己获奖也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大家的家族荣誉感都是很强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家国天下这样把家排在前面的说法。


“这个孽子,当初不听为父的安排,偏偏要跑去江南道搞什么水稻种植推广。


之后更是一口气在豫章县那边待了好几年,哪怕是回到长安城,也不远听从安排进入朝廷工作,为父都要快被他给气死了。”


唐俭虽然心中很是开心,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也不像是开心的样子。


这些老一辈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式,总是很是特别。


不过唐善识显然对自己阿耶的性格很是了解。


“太子殿下也说过了,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哥能够在农学方面做出成绩,在史书上也是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在观狮山书院,可是有人专门针对每年的大唐皇家科技奖的获得者写传记的呢。”


唐善识有点羡慕的说道。


作为唐俭的五儿子,他虽然去了豫章公主,算是李世民的女婿,在长安城的身份地位不会很低。


但是等到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大唐还有几个人知道他唐善识这号人物,就只有天知道了。


事实上,真正能够在史书被后人铭记的人物,是非常稀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人对于流芳百世的追求会那么高。


甚至有些人觉得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也是可以考虑的。


总好过沉没在历史尘埃之中吧?


“算了,他愿意跟那些田舍奴打交道,那就让他折腾去吧。


你们的翅膀都长硬了,我是管不了了。”


唐俭这么一说,唐善识就知道自己三哥算是重新得到家族认可了。


只不过自己阿耶嘴硬,是绝对不会说什么软话的。


……


“使臣,管中窥豹,单单从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情况就能看出来大唐在许多方面是完全碾压其他国家的。


半岛上面,新罗王国已经选择了全面唐化,这一次我觉得我们也有不要跟国王殿下提出类似的建议了。


否者我们以后只会被大唐甩的越来越远了。”


高木很是感慨的跟高鹏说着话。


作为南高句丽王国的使臣,他们心中其实一直都有回复高句丽王国辉煌的念头的。


只不过谁也不敢轻易的把这种念头表达出来。


这要是为什么不管是北高句丽王国还是南高句丽王国,明明如今都是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却是还没有选择跟新罗王国一样全面唐化的重要原因。


“大唐的发展,确实都已经到了我们快要看不懂的地步了。


特别是在格物学和化学方面,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加不用提他们的作用了。


哪怕是没有今天的火炮的出现,我觉得大唐也会有其他我们很难理解的新东西冒出来。


我们虽然不指望能够完全追赶上大唐的步伐,但是绝对不能落后于身边的其他国家。”


高鹏此时也是感受到了一股危机。


大唐凭借着现在的实力,如果要完全吞并南北高句丽,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


国内的普通百姓,真正支持南北高句丽王氏的人也是不多的。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够吃饱饭,谁当统治者都是可以的。


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唐人,那么显然是他们更加乐意看到的。


只不过李宽不想让大唐的领土一味的扩张。


像是朝鲜半岛那边,除了占据一些关键的矿山和港口,他就没有准备他们纳入到大唐的国土之中来。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如果没有朝鲜半岛上这些国家来做对比,没有四周那些番邦属国来衬托大唐的幸福生活,老百姓的满意度肯定会有所下降的。


“嗯,我觉得平壤书院的修建,就一刻不能推迟了。


哪怕是为了书院的修建,我们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也是值得的。”


高木显然也知道大唐的科技会有这么快的发展,书院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你回去之后先拟定一个方案出来,我加工一下之后就安排人送回国内吧。”


高鹏沉默了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扎布拉伊,这一次回去之后,我们一定要全力去对付吐蕃人。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世界上,还是大唐最强大。


如果我们继续阳奉阴违,害怕牺牲的话,那么估计唐人就会选择其他的势力去扶持了。”


在番邦使臣之中,桑巴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作为曾经吐蕃国人治下的羊同人,桑巴是大唐在青藏高原上面用来对付吐蕃国人的一枚棋子。


以且末城为中心,大唐在西边扶持了好几个这样的棋子。


伴随着大唐的不断强大,以及吐蕃国人在西域跟大唐的竞争的加剧,双方之间的冲突迟早会大规模的爆发。


很显然,大唐跟吐蕃国人之间,是不可能善了的。


之前还想着做墙头草的桑巴,现在算是彻底的看清了形势。


这一趟长安城之行,没有白来啊。


“族长,唐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我们跟他们合作,他们肯定是不会亏待我们的。


哪怕是将来羊同人只是作为大唐的一份子,大家也都是会感激您的。


长安城的普通百姓,如今的生活水平都比我们的不少百人长过的要好。


一些在我们部落非常稀罕的东西,在长安城是稀松平常的存在。


只要吐蕃国的领土全部被大唐征服,到时候成立一个新的道之后,指不定我们部落还能成为其中的一些官员呢。”


扎布拉伊作为桑巴的重要助手,也是有几分见识的。


在加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已经算是彻底的被大唐给征服了。


这个时候不选择抱大腿,难道还想着跟大唐对着干吗?


到时候人家什么都不做,只需要选择换一个部落去支持,羊同人的日子立马就要不好过。


“嗯,这次回去之后,我们先把洛扎东岱给灭了,然后一鼓作气的把逻些城东北部的所有部落都给拿下来。


到时候大唐看到了我们的努力,肯定不会让我们白白牺牲。”


桑巴现在的眼界有所变化,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之前畏首畏尾的那种情况,慢慢的有了变化。


这显然是李宽很乐意看到的场景。


吐蕃国那边,对于大唐来说,是比较鸡肋的存在。


但是这块土地又很重要。


不把这个地方给占据下来,大唐的陇右道和西域都不可能稳固。


所以哪怕是有点鸡肋,李宽也是觉得需要把吐蕃国的领土纳入到实际统治之中。


……


大唐皇家科技奖的各个奖项颁发完毕之后,上午的安排就算是结束了。


之后就是下午各个获奖者以及一些特邀嘉宾做一些相关的讲座。


除了相关的学者、商家、报社写手之外,大部分人对这些讲座的兴趣都不是特别的高。


因为这些讲座讲的太专业了。


不过,大唐皇家科技奖带来的影响,却是不会那么快的消除。


不管是那些获奖者今后的生活,还是带给其他人的一些触动,都会给大唐带来许多的改变。


从头到尾的经历了今年的颁奖典礼的郭得志,更是连夜就跟郭云鹤完成了一个新的说书内容编写。


第二天,在《大唐日报》等报社开始连篇累牍的报道相关内容的时候,在五合居和点都德里面,他们也都开始了相关的说书内容宣传。


“山宾,我现在算是彻底的看明白了,这二哥的本事,绝对不是我可以比得上的。


从今往后,我就真的安安稳稳的在观狮山书院做一个教谕了。”


濮王府中,李泰很是感慨的跟杜楚客说着话。


这些年,李泰经历的事情多了,心思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濮王殿下,此话怎讲?”


杜楚客自然是希望李泰能有所作为的,要不然他这个长史的位置就比较尴尬了。


好在这么多年的磨练下来,杜楚客也算是基本上接受了现在的情况。


只不过,接受归接受,要是能够有更好的前途,大家自然也都是希望有更好的将来。


“当初二哥设立观狮山书院的时候,谁也没有想过这个书院对大唐的影响居然那么的大。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大唐皇家科技奖这么一个简单的奖项,如今居然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威力。


我觉得朝廷哪怕就是每年都投入一百万贯钱财,也不见得顶得上一个大唐皇家科技奖带来的影响。”


李泰昨天也是全程参与了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的。


回来之后,他就一直都在反思。


不过想的越多,他就越是越是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老老实实的当一个教谕,如果能够在大唐皇家科技奖上有所斩获的话,可能就是自己最好的结局了。


“那倒也是,现在很多人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都是大唐皇家科技奖带来的。


一旦获得这个奖项,那么就是一个名利双收的事情。


哪怕是在科举上中了进士,也不见得有这个奖项带来的影响大。”


李泰这话,让杜楚客吃了一惊。


大唐皇家科技奖的影响力,真的已经这么大了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怀抱这种心思的杜楚客,显然很难接受李泰的这个观点。


不过静下来认真的思考一下,好像这又是一个事实。


不管是那两千贯钱的奖金,还是各个书院里头的机会,都不是一个新科进士可以比得上的。


当然了,这显然也是跟个人追求有一定的关系。


“濮王殿下,那属下以后的精力,就放在青雀葡萄酒的推广上面了吗?”


想了想濮王府现在需要自己去全力以赴的东西,似乎已经不多了。


“嗯,就先把青雀葡萄酒经营好来吧。


有了这个产业,子孙后代也不用担心钱财不够用了。


只要不差钱,心中就能抵挡住很多的诱惑,不至于为了一点钱财去冒险。”


李泰的子孙,荣华富贵显然是不会缺少的。


如果自己家中就有很多钱财,显然对于抑制大家的贪欲是很有好处的。


越是贫穷的人,往往有权利之后,贪欲反倒是越大。


李泰对这一点,显然也是有一定的认识。


“属下明白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杜楚客无奈的说道。


这意味着他梦想中的时代,要彻底成为梦想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