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 第131章 庄稼五谷丰登【今天3章 1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1章 庄稼五谷丰登【今天3章 1万+】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罗旋看着那只老鳖在大水缸里躁动不安,给它喂蚯蚓,它也不吃。


见状,


罗旋又去别的水缸里面,找出几只以前抓漏下来的大麻虾,然后将它们丢到老鳖的水缸里。


这种麻虾、小鲫鱼,都是甲鱼平时最爱吃的食物。


而且因为以前,周家老三兄弟给自己抓回来的这一批麻虾、小鲫鱼在空间里面,已经养了很久了。


所以原本只有筷子粗细的麻虾,现在竟然已经长到了有二指大小。


这些麻虾的个头,竟然比海里面的大青虾都粗壮,都快赶上小龙虾了。


看着这些肉乎乎的大麻虾,罗旋甚至都有一种拿它们煮来吃的冲动了。


等到罗旋把麻虾丢进水里。


老鳖只是伸着脖子闻了闻水中的味道,却还是那副依旧对这些食物兴致缺缺的模样,然后使劲扒拉着它的四肢,似乎特别想逃离这口大水缸一样。


见状,罗旋心中忽地一动!


伸出手,罗旋把老鳖从水缸里使劲抱了出来,然后将它放在地上,任凭它自由活动。


只见老鳖一沾到空间的地面,立马就变得谨慎起来,再也不像在水缸里那般狂躁了。


不一会儿,


老鳖伸出头,左右看了看周围,似乎它在靠嗅觉和眼睛,正在仔细评估周遭的环境。


罗旋见此情形,又悄悄地退后几步。


老鳖在地上停顿片刻,然后缓缓开始向前爬动。


等到它爬到拴着山羊那个小土堆附近的时候,老鳖便开始用它的后爪,使劲儿的在松软的地上挖起洞来!


空间里土地很是蓬松,老鳖没怎么费劲,就在地上挖出一个大坑。


没多时,老鳖挖好坑,便扭头将屁股给挪进坑里,开始下起蛋来。


原来,


甲鱼一到产卵期的时候,就会在半夜10点以后,爬出水面。


然后甲鱼会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且无积水的树荫或草丛下,尤喜在松软湿润的砂粉土上挖洞产卵。


只不过空间里没白昼黑夜、四季霜雪之分。


所以这只老鳖也就不用挑时辰、选季节产卵了。


按照水产养殖书上的记载:雌甲鱼每年能够产卵数窝,每次产卵数量与甲鱼的年龄、营养状况有关。


一般一只甲鱼年产卵3~5窝,每窝卵20个左右。


但罗旋站在那里看了半天,这只老鳖依旧还在那里产卵,丝毫都没有打住的意思!


看来,这是一个高产大户啊!


罗旋静静地站在远处等了很久,那只老鳖才产完了第一批鱼卵。


等到它产卵完毕,随即用后爪扒拉着沙土,将洞口盖住,然后用腹部将盖沙磨平、压实。


等到老鳖爬远,


罗旋上前一看:只见方才老鳖产卵的地方平平整整,看起来就和周围的土地差不多,根本就没有明显的痕迹。


见老鳖爬远,罗旋禁不住心中暗喜:有这只高龄、高产的老鳖帮忙,以后自己哪还需要去外面收别人的甲鱼啊?


空间里的甲鱼、鳝鱼,以后完全可以实现自产自销。


这个空间,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内循环系统!


强忍着心中想把那个产卵的窝,给扒拉开来看看究竟多少鱼卵的冲动。


罗旋撸起袖子,便开始在空间里剥起玉米棒子来。


巴蜀省与北方的气候不同、土壤也不一样。


北方收获玉米的时候,玉米棒子外面的那层玉米壳,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干透了,撕起来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


而在巴蜀省收获玉米的农活,比北方要艰辛好几倍。


其辛苦程度,仅次于收割稻谷的艰难。


由于在巴蜀省收获玉米的季节,头上的太阳还很晒、天气也很炎热。


生产队里的社员们,要是出工的太早了的话,那个时候田间地头的露水又重。


被大量水分浸湿了的玉米棒子,就很难撕的动。


但要是去玉米地里太晚了的话,经过太阳一晒,玉米林里面、红薯地里的水汽,就会往上蒸发。


头顶太阳晒、脚下水汽蒸,


再加上玉米林里又密不透风,人要是在里面干上一会儿农活,浑身就会被汗水浸泡湿透!


顶着大太阳,忍受着让人快要昏厥过去的闷热,背上还要背着越来越沉重的背篓...


在巴蜀这边剥玉米这活,真的特别的累、特别的艰苦。


到了收玉米的时候,在玉米林里因为闷热潮湿而中暑的社员,每年都不在少数。


看着自己空间里那一大片玉米地,罗旋只感觉自己头都大了!


没办法,再累也得干啊!


别人想收获这么多粮食,那还只能在梦里呢,自己可没理由偷懒。


挽起袖子,罗旋便开始剥起玉米棒子来。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罗旋以为会很难剥的玉米棒子,剥起来却异常的轻松!


只要自己的双手上去,随便撕那些玉米壳一下,就只听见“嘶”的一声轻响,玉米壳就相当于自动裂开了一样,一下子便露出里面黄橙橙的玉米棒子来...


罗旋大喜过望!


一头扎进玉米林里,便飞快地剥起玉米来。


生产队里收获玉米,还需要将玉米棒子辛辛苦苦地往生产队的保管室背,以防止被人偷、被田鼠鸟雀们给祸祸了。


而自己这个空间里,就不存在这些担忧。


空间面积原本就不太大,所以罗旋也不怕玉米棒子堆积的太散乱,只管把玉米棒子从秸秆剥离下来之后,就随手往地上收丢。


玉米很好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