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 第833章 又逼我动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3章 又逼我动手?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正兴大队,作为整个荣威县里经济条件最好、社员们的生活水平最高的地方。


同时也是集体账目盈余最多的一个先进生产大队,据说任何个社员,对他们的生活状态都很满意。


提起他们的大队长彭志坤,哪位社员也是打心眼里服气的!


可如今大庭广众之下,居然还有人跑到大队部里来,找大队长彭志坤理论?


而且看那架势,好像彭志坤遇到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家伙了...


忍不住心中好奇,罗旋上前缀在人堆后面看热闹。


由于大家在注意力都被集中在争吵在两个人身上了,所以也没人回头来看一眼,这才没影响到他们继续争论。


否则的话,在场之人但凡有人喊出一句“罗旋,你回来啦?”,这场争吵,必然就进行不下去了。


只听人群里,传来彭志坤的声音,“牛二娃,你们两口子到底讲不讲道理?我都跟你说了,人家张永亮家,和你们两口子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收留孤儿,是符合规定的。


这是因为你们太年轻,还不符合抱养条件,而张永亮两口子他们和婴儿之间的年龄差距够大,这就符合相关规定了。”


“屁规定!”


一个妇女尖利的声音传出,“同样都是不能生养,凭什么他们两口子就可以抱养孩子,而我们家就不行?


我们还年轻,和婴儿年龄悬殊不够...我呸!


老娘现在年轻,才有精力去抚养孩子,等七老八十了,你送个娃给我,老娘都不想养。


什么符不符合规定?还不是就你那张嘴说了算。要依我看呐,肯定是那张永亮家,给你送了什么好处!


难道老娘就没打算送?


前几天,老娘给你送的一条烟、两瓶酒...肯定是你嫌差、你看不上眼,才装模作样的给我退回来了!”


这句话,可把彭志坤气的不轻,“牛二婆娘!你凭什么污蔑我?现场这么多乡亲,大家伙儿都来说说,这些年,我收过你们当中谁的礼?


但凡是有人能举出一个例子来,不用你们去检举,我自个儿都把自己捆了,到公社去自首!”


大队会计皱眉,“牛二家的!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你们家为什么不符合抱养条件,我们已经跟你解释过几次了。


而且这是民政部门的规定,是我们大队就能更改的吗?是我们就能通融的事情吗?”


牛二脖子一梗,“你们身为生产队的干部,连这点事情都不愿意帮社员办了...我们要你有求用?!”


现场就有社员看不下去了:“牛二,你不好好把你家婆娘的嘴给管住,怎么还帮着她胡搅蛮缠呢?


污蔑彭志坤大队长收礼这种事情,怎么能胡说?你说大队长收了谁的礼?得找出证人来,拿出证据来嘛!”


“呵呵,你们不敢得罪生产队干部是吧?个个都去舔他。”


牛二婆娘嚷嚷道,“捧高踩低,欺负我男人没本事、不是什么干部,所以你们就去舔大队长、帮他说话?啊呸...这就是你们的嘴脸。”


听到这里,罗旋就明白过来了:


这个牛二两口子,和另外一个叫张永亮的小两口,好像都没有生育能力。


结果别人从江内市福利院,抱养了一个小孩。


但牛二两口子因为年龄小,不符合民正方面的相关规定,所以大队里拒绝给她们开《领养证明》。


以至于牛二两口子,今天跑到大队部来,找彭志坤要个说法...


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子的,繁琐而复杂。


要说真有什么大事吧,那根据明文规定,照章办事就可以了。


如果社员有人触犯了法律,那直接上报到相关部门去,让他们出面处理就行了。


但平常的行正管理工作,事情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复杂异常。


比如说两户人家,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中一部批的宅基地位置好一点、另一家差一点。


觉得吃亏了的那户人家,肯定要来找生产队的管理干部们扯皮。


可问题是地理位置好的地皮,就那么几块,属于早到早得,手快有、手慢无的事情。


但无论生产队的干部,他们把这块地皮皮跟其中的任何一家,另外那一家肯定会来找麻烦、讨要说法。


又比如说,县里给大队一个“农转非”的名额。


像遇到这种事情,干部们无论把这个名额给谁,都会引起其他很多人的强烈不满。


往往遇到这种事情,只有一家欢喜。


结果却是惹得几十家发愁,甚至是心生怨恨!


罗旋也干过基层工作,说老实话,确实不好干...可以换一句话说:怎么干都是招骂。


就比如说:


上级考虑到正兴大罪工作成绩不错,社员们这些年都干的很好。


出于关怀,上级拨出10个“农转非”和“征兵”,或许还有“举荐进工农兵大学”这种名额给振兴大队。


——这,总该是好事了吧?


要从整体来说,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要把它细分一下,那就相当于是生产大队干部彭志坤的一场灾难了:这些名额,该怎么分配才合理?


整个大队里又有几家的孩子,符合这些条件?


如果是相同条件下,彭志坤二叔家的孩子,也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那么,到底要不要安排他去?


如果安排了自己的堂弟,别的社员们又会怎么看,他们又如何评价自己这种并不违反良知、更不会违反规定的决策?


难啊!


彭志坤要是把他自家的堂弟安排进去了,信不信会被吃瓜群众们,指着嵴梁骨议论好几年?


可自家的堂弟明明符合各方面的要求,要是彭志坤敢不把他给安排进去的话...信不信他二叔、二妈,堂弟、包括未来的堂弟媳妇儿什么的,能恨彭志坤一辈子?!


——明明可以吃“国家粮”、可以世世代代转变身份,却被那个“大公无私”的亲戚给耽搁了...


彭志坤的这些亲戚会说:你要装高尚,咱不拦着你。


你要扮大公无私,咱平时也没沾您彭大队长的光、根本没有扯你的后腿不是?


那你为什么要这么狠心,耽搁你堂弟一辈子的前程???


这种恨意,真是一代人、两代人恐怕都很难消弭掉的。


所以,深知基层工作很难做的罗旋,在塞北的时候,对于任何决策,通常都不会和十里铺生产队的乡亲们做过多的沟通。


尽量争取他们的理解?


呵呵...恨人有,怨人无的,哪怕想做一件不太大的事情,要预先想统一大家的认知?


得了吧,那不知道得弄多少年以后,才能达成既定目标的事了。


更何况像“农转非”、“举荐入学”这种事关全体社员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呢?


所以说,


农村里面基本上没大事,但全是一些非常烦人的破事!


大到分山林竹林、批地基、派义务工、交公粮、闹离婚、扯分家。


小到调解邻里纠纷、谁家自留地的南瓜藤,又伸到别人家的自留地里,结果是藤上的南瓜被人摘了而引发争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