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小学生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立场是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七章 立场是非

  大明小学生

这个时候,秦德威并不知道皇帝突发奇想,从部院选拔官员入翰林,然后八才子成为大热门的事情。


或者说秦德威知道历史上有这件事,但还没想到具体在昨天开始了。


所以秦德威只能拼命拿着霍韬去蹭李开先,以此制造所谓的政治报复案件。


假如秦德威知道“十人入翰林”这事,哪还需要什么霍韬啊,他自己就蹭上去了。


但主审官贾大人是知道“十人入翰林”这事的,还知道李开先也是热门人选。


他见有大佬撑腰的秦德威很机灵的把案子往政治上面扯,就知道这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了。


在朝廷审案子,很多时候审的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贾大人的政治嗅觉并不差,当即就暂停了审案,去找刑部尚书王时中汇报了。


王时中本来正琢磨什么时候写退休奏疏的事情,听到贾应春的禀报,稍加思索便指示说:


“霍韬在聊城的事情都是过气事情了,再提也掀不起新花样。


所以就听秦德威的,把此案和霍韬联系起来判,判完后此案就彻底结束了,我们刑部可以轻省下来。


如果听李开先的,后续麻烦太多了。万一被人揣测此案和入翰林有关系,那对我们刑部来说等于平白惹事上身,没那个必要。


还有,判完后赶紧让秦德威走人,他本人就是个麻烦,少沾惹他!他如果还有意见,让他找都察院王廷相去。”


老尚书的指示明明白白,充满了几十年积累的政治智慧,当然也掺杂了一些个人立场考量。


贾应春又问道:“如果李开先不服,又当如何?”


老尚书又不在意的说:“他不服就尽管来刑部闹啊,看他有没有胆量闹大。”


贾应春其实就等得这句,然后就回到刑堂就把判词写了,大致意思就是:


“据秦德威所供,因曾铣与霍韬麦祥冲突之事,李开先与秦德威生口角,秦德威怒而动手掌掴李开先。


又因曾铣乃秦德威继父,故秦德威虽理无可恕,但情有可原。


判秦德威赔与李开先汤药费用,又按殴打损人一牙齿例,罚七石米(准予折银四两)与李开先,另由南直隶提学官训诫。”


判完后,也不等秦德威交罚款,直接先礼送秦德威出刑部。


秦德威又一脸懵逼的站在刑部大门外,手里拿着新鲜出炉的判书。


大明的官僚机器怎么遇到了他,效率就这么高?天牢里还有半篇词没写完呢......


此时天色还没到黄昏,转身就走进了隔壁都察院,虽然王廷相没帮上什么忙,但心意到了,该感谢还是要感谢。


此时王廷相正在奋力处理公务,听到秦德威求见,很是愕然。


看到秦德威走进公堂,王廷相语气遗憾的说:“刑部这么快就放你了?如今刑部做事如此草率么?案子到底审清楚了没有?”


秦德威:“......”


听老大人您这口气,似乎还盼着他秦德威在刑部被多关几天?


其实王廷相没别的意思,真是觉得挺遗憾的。


他还没发力帮忙,秦德威怎么就出来了?白白没了一个让秦德威欠人情的机会,可惜可惜。


秦德威找王廷相除了例行感谢之外,还有个目的就是想问问,李开先对自己抽风,是不是还有什么其它内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