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四合院:最后的赢家 > 第76章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上架万字章 8/10)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章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上架万字章 8/10)

  四合院:最后的赢家

陈主任一脸欣慰,小声问道:


“这次弄到几粒?”


江平安从怀里掏出一瓶,递了过去,并道:


“就三粒,这玩意儿太难弄!”


“我算是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了,才搞到手。”


“这是给你的一粒,李副厂长那边儿,这次我去送,想找他搞条好烟。”


陈主任接过瓷瓶,指着江平安哈哈大笑道:


“你呀你!现在连李副厂长的主意都敢打了,真是小瞧你了。”


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二十张大黑十,给了江平安,这是他提前备好的。


要不说这人各有路呢?


陈主任就不敢到李副厂长那儿随随便便要东西。


当然了,工作需要除外。


江平安嘿嘿直笑,收了钱,又在陈主任这儿开了条,就去财务报账。


今儿财务特忙,江平安来得早,他们还没有出去开始发工资。


在报账的时候,江平安顺便把工资也领了。


“江平安,行政22级,4级办事员,工资56元。”


财务的一名干事当着诸多同事,大声吆喝一声,就当公布了。


江平安眉开眼笑,领了工资,和干事寒暄几句,就转身告辞了。


从财务出来,江平安直奔李副厂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李副厂长正在看文件。


见江平安进来,他眼神一亮,嘴角勾了勾,心情莫名的激动了。


“来了?坐下说话。”李副厂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笑着说。


待江平安坐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包华子,扔了过去。


“自己抽,这玩意儿放我抽屉里,有些占地儿。”


“谢谢厂长!”江平安接过香烟,连声称谢。


这是普通华子,李副厂长是高级干部,每月有两条的定量华子。


那种特供的,既然能称之为特供,数量肯定不会多,要更高级别的才有。


江平安把烟撕开,给李副厂长递了一根过去,自己也刁了一根。


拿出火柴,两人分别点上,吞云吐雾。


闲聊几句后,江平安从兜里摸出两个瓷瓶,递了过去。


“跟那中医谈好了,以后每月有三粒的定量。”


李副厂长双手接过去,满意的点点头,笑着说:


“我就说你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很好,我准备的自行车票,总算有去处了。”


说着,就从抽屉里,取出一张自行车票,递给江平安。


除了票外,还有四十张大黑十。


江平安双手接了过来,也没有数,随手就放兜里了。


今儿大发利市,六七百块钱进账,还收获到一张自行车票。


李副厂长微笑道:“上次我跟你说过,你那嫂嫂,想请你吃顿饭。”


“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今晚去我家吃个便饭?”


“多谢厂长,同时帮我向嫂嫂带好,也谢谢她的好意。”江平安感激道。


“吃饭就不必了,要是嫂嫂有心,帮我再弄条那种烟,我会感激不尽!”


先前李副厂长给他的那条烟,还没开封呢。


这可是好玩意儿,送礼拉关系都用得着,轻易不能浪费了。


至于那包散的,江平安没抽几根。


大多都散给厂里的一些科长和主任了。


李副厂长愣了下,然后哈哈大笑,指着江平安道:


“哈哈哈……以前常听老陈说你很不客气,我还不信,今儿算是见识了!”


“行,你好不容易提次要求,我也不好拒绝,先代你嫂嫂答应了。”


江平安大声言谢,又和李副厂长说了几句话后,就起身告辞了。


回到办公室,江平安把钱数了数,然后全部放到空间。


又拿出那张票看了看,心里感叹李怀德的大方。


看了一会儿后,将票收起来。


江平安拿着陈主任开的条子,去仓库领了一个火炉和一箩筐煤球。


拿回来放到办公室后,便出去洗了个手,下了楼去,打算到车间转转。


票到手了,要让易中海和刘海中知道。


这种正大光明得来的东西,最忌讳掖着藏着。


自行车是大物件儿,就算是拿着钱和票去百货大楼买了,砸了钢印。


要是邻居们不知道来路,保不齐有那眼红的,或不知情的,暗中举报。


就算是保卫科或派出所来查,也不会有事儿,可恶心人是真的。


最高首长说过:我们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活在当下。


真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邻居们横眉冷眼的处着,那是极不明智的。


三车间。


易中海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休息,慢慢喝着茶。


今儿工人们都无心上班,因为都急着关饷,所以度日如年。


见江平安过来,易中海起身往车间外指了指,两人出了车间说话。


“一大爷,你看!”江平安献宝似的拿出自行车票,笑吟吟道。


易中海愣了下,眼神一亮,惊讶道:“这么快就弄到手了?”


“那可不?说要弄到手,就弄到手!”江平安扬眉笑道。


易中海拿过去翻来覆去瞧了瞧,点头道:


“真是好东西啊,这玩意儿一票难求,你小子好本事!”


说着,将票还给江平安,又道:


“等下班回家后,我就把买车的钱借给你,说话算话。”


“谢谢一大爷,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江平安笑呵呵道,把票收起来。


“跟我有什么好客气?”易中海摆摆手道。


江平安掏出烟来,递了根过去,笑着说:


“我没客气啊,你看我票一到手,就来找你了!”


“哈哈,你小子,说的也是,就没跟我客气过。”易中海大笑。


同时也格外欣慰,江平安有什么事都想着他,不就是没把他当外人么?


正说着话,刘海中从车间出来了。


江平安掏了烟,递了根过去,并把弄到自行车票的事说了。


“你小子动作够快,说从李副厂长那要到票,就真要到了!”刘海中惊讶道。


江平安嘿嘿直笑,抽了口烟后,说道:


“那是,我可从不说大话的。”


易中海点头笑道:“平安是个实诚孩子,说一不二。”


“这倒是真的。”刘海中附和道。


“把票拿来看看?我瞅瞅长什么样啊?”


江平安从兜里掏出来,递过去:


“看吧,就跟个收据一样,没什么稀奇的。”


自行车票,没什么特别,白纸黑字,上面盖着印章。


“别看这么一张纸,却让人打破了头抢着要。”


刘海中仔细看了看,感叹道。


易中海点头道:“是啊,这张纸,黑市上卖的价格,都够买一辆自行车了。”


————————————


轧钢厂,后厨。


刘岚见江平安过来,喜笑颜开。


她笑问道:“平安来啦?粮站公布没有,什么时候支粮?”


这年头,大部分家庭供应的粮食不够吃,往往吃不到月底就揭不开锅了。


粮食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几天让人们长支下个月的粮。


这样子人们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得拼上个整工(每月至少一次)。


拿上粮本、面袋子、油瓶子去粮食供应站,排队领粮倒油。


尤其是到了月底,粮站一公布长支下个月粮油的日期,买粮的人就分外多。


大人小孩儿齐上阵。


从早上开门一直到下班,排队领粮倒油的人,一直不间断(中午不下班)。


城里头的粮油是严格按照各家各户,每个人的年龄、工作(工种)定量供应。


用粮本或粮票购买。


职工是按工种和岗位确定的,数量各不相同,粗粮、细粮是统一按比例供应。


标准很复杂,分的也特别细。


定量一般是从小孩子出生时起步,随着年龄的增长,粮食定量也逐年增加。


成人没正式工作的,以前的标准一律28斤。


这几年困难,给调到21斤了。


临时工是凭单位的介绍信,经粮食局批准,分轻重体力劳动工种,按月增加。


而食油不分岁数大小、也不管工种和工作,人人都是二两(最多时是半斤)。


时逢国庆、元旦和大年,还额外再增供一些白面、大米。


也还增加一点儿素油的数量,时多时少,不固定。


江平安摇头道:“还没公布呢,按惯例,应该是明后两天。”


“既然现在还没信儿,应该是按惯例了。”刘岚微笑道。


正说着话,去上了厕所回来的何雨柱掀帘进来。


“哟,江平安,刚听一大爷说你自行车票要到了?”何雨柱扬眉问道。


刘岚见他过来,便跟江平安眨眨眼,转身忙去了。


江平安拉了个椅子坐下,颔首笑道:


“你是知道我性子的,很少放空话。”


“又要跟一大爷借钱?”何雨柱也在旁边坐下,笑问道。


“你小子借这么多的钱,我看你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


江平安白了他一眼,道:“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


“不过借你的那些钱,晚点儿还啊!”


“这个月,我打算把借三大爷家和姜老五家的钱,先给还了。”


何雨柱笑问道:“我要是不答应,你能还我钱吗?”


“不能!我这是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江平安摇头笑道。


“行,你小子借我钱的时候是孙子。”


“现在我让你还钱,就成大爷了吧?”


江平安哈哈大笑道:“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


“我借你钱的时候,也是大爷!”


“还说我脸皮厚,你这脸皮也不薄!”何雨柱笑骂道。


“对了,如今都关饷了,你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什么时候买回来?”


江平安想了想,沉吟道:“从东北回来后再说吧!”


“我打算走的这段时间,请些工人,买些材料,把那房子修修。”


何雨柱啧啧道:“啧啧,还真小看了你!”


“这三转一响凑齐了,又开始修房子。”


“偏偏你小子欠一屁股债,却把事儿都办成了,这是真本事。”


“是不是等年底了,再找个婆娘回来?”


江平安大笑道:“哈哈,傻柱,你也甭羡慕,我的这些本事,你学不来!”


正说着话,一个胖子从外边儿跑了进来。


“江采购好!”他先跟江平安打了招呼,才转身跟何雨柱道:


“师傅,财务那边儿在关饷了。”


何雨柱起身点头道:“行,早些把工资领了,落袋为安!”


一行人出了后厨,江平安在走廊里迎面碰到三车间冯主任。


“平安跑这儿来了啊?我都找你好几圈儿了。”冯主任上前说道。


江平安疑惑道:“老冯找我有什么事儿?”


“走,咱们边上说。”冯主任指了指外边儿,微笑道。


两人来到墙角,冯主任掏出烟,给江平安一根,开口道:


“这不我姐姐前天生了个侄子,缺少营养,之前我来找你,才知道你下乡了。”


“你能不能帮忙想想法子,搞些有营养的东西来?”


江平安抽了口烟后,沉吟问道:“鸡蛋可以吗?”


“只有鸡蛋?”冯主任失望道。


江平安笑问道:“那你想要什么?”


“能搞到老母鸡儿吗?实在没有,公鸡也行。”冯主任商量道。


江平安颔首道:“要多少?”


“多少?我要十只你能帮我弄来?”冯主任眼神一亮,惊讶道。


江平安摇头道:“那不能够,最多一只,而且还要票,没票弄不到。”


“有票,有票,一只也行,总比没有要强!”冯主任连连点头道。


“太好了,我就知道这事儿找你准成。”


“这人情我记下了,以后有事儿随时招呼。”


江平安笑道:“咱哥儿俩,有什么好客气的?”


“对了,你只要鸡?还需要别的吗?”


“一次说完啊,你也知道,我在厂里的时间少,到时候你又可能找不到我。”


冯主任沉吟道:“看你这路子广,老兄我也不客气了。”


“你再帮我弄三十斤白面,六十个鸡蛋,三斤白糖。”


江平安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倒是真不客气!”


“行吧,拿钱和票来,晚上送你家去!”


这样的忙,以前他也没少帮。


作为采购员,有这个路子,人情世故总是免不了。


那会儿物资宽松的时候,他帮人忙,还不要票,最多价格上贵一些。


现在物资紧缺,就必须要票了,要不然他不帮。


像生孩子、过寿、嫁娶之类的事儿。


一般人家都会准备很久,有的人甚至几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只要想寻摸这些东西,就会把钱和票提前存上。


现在江平安有空间了,帮人家忙,就更轻松了。


他要这些票,也是极有用的。


粮票、肉票、布票都是硬通货。


像上次他在梁老三那儿买的猪崽子,就是用的自己存的票。


包括前几天去买蜜蜂,人家也只要钱和粮票。


钱还好说,大不了借。


票没有,遇到好东西了,就只能干瞪眼儿。


冯主任掏出一把钱和票,数了些出来,递给江平安,笑呵呵道:


“真要客气,我也不找你啊!”


“这事辛苦你了,老哥会记在心里。”


“以后你若有事儿,知会一声,我绝不推辞。”


江平安接过钱和票,数了数,点头笑道:


“放心,以后我有什么事找你,也不会客气。”


————————————


下午快下班时。


粮站那边公布了,明儿就可以过去支粮。


轧钢厂这边也下了通知和广播,明儿放假一天。


工人们喜笑颜开。


虽说都知道惯例不会变。


但只等消息公布出来后,人们才真正松了口气。


现在物资太紧缺,谁知道会不会有变故?


这个消息对江平安没什么影响。


他在那边儿有熟人,早点儿晚点儿过去都可以。


就是院儿里的人今夜怕是不会休息了。


常常是在凌晨三、四点钟起来。


急慌马乱地去粮站大门外排队等候,甚至更早过去。


下班回到四合院儿。


江平安把自行车提到家里放好。


然后把本子从空间取出来,呢喃道:


“阎埠贵家,十八块。”


“欠姜老五家,六块。”


这个月先还二十四块,今后的日子,还要继续省吃俭用。


确认没错后,江平安把钱数清楚备好。


又用网兜装好三十个鸡蛋,院儿里住着二十多户人。


呆会儿每家给一个,还有多余的。


最近花钱厉害,还不了钱,招呼还是要打的。


迈步出门,直接来到阎埠贵家。


“三大爷,你今儿回来的够早啊!我来还你那十八块钱了。”


阎埠贵也是刚回来不一会儿,正坐着喝开水。


他起身微笑道:“平安快坐。”


“我这也是听说明儿可以支粮,就早回来会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你借的钱,如果手头紧的话,甭急着还。”


“等以后宽裕些了再还也不迟。”


“对了,听老易说,你要修缮房子?”


“钱够不?不够还可以借你点儿。”


江平安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眉开眼笑道:


“三大爷仁义,不过你也知道我的性子。”


“我这四处借钱,讲究的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所以今儿这钱必须还你,以后有需要再找你家借。”


说着,就将十八块钱递过去,又取了个鸡蛋放在桌上。


阎埠贵暗叹了口气,心道以后每月这白得的鸡蛋就没了。


“行吧,以后差钱,二十块钱以内,只要你开口,一准儿借给你。”


江平安笑吟吟道:“那我就先谢谢三大爷了!”


阎埠贵拿着钱数了两遍,点头道:


“没错,我这就给你取借条。”


借条到手,江平安直接扔到火炉里烧掉,燃成灰尽后,就告辞离开了。


“以后的鸡蛋没了……”阎埠贵满脸痛苦,喃喃自语。


另一边,江平安前往姜老五家。


把钱还上,借条烧掉,同样留下一个鸡蛋。


“平安,记得下次差钱用,一定要跟我借啊!”


“这孩子,怎么还钱就挑中我家了呢?哎……”


两家人的钱都还上后,江平安取出笔记本,将他们的名字划掉。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院儿里除了贾家,江平安一一拜访,好言好语,并给一个鸡蛋当利息。


鸡蛋五分钱一个,这个利息可不便宜。


一圈儿下来,江平安又借了二十多块。


笔记本上,又增添了浓厚的几笔。


没办法,都愿意借给他。


也不多借,少的两三块,多的十块左右。


并叮嘱江平安还钱的时候别一次性还清了。


分多次慢慢还,不着急用。


快还清了的,也赶紧补几块,免得下个月没鸡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