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一百零六章 高考和琐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六章 高考和琐事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七月十四号,高考前的晚上。


“济民,早点休息了,你明天还要参加考试呢。”


这年代的高考,第一科是国文,考试时间是早上七点半到九点十分。


第二科是数学,开考时间是九点三十分,十一点十分结束。


下午则是两点开考,是化学,三点四十分结束,紧接着四点考中外史地,五点四十结束。


然后第二天是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和外国语(俄语或英语)


时间都跟第一天一样。


第三天上午则是加试笔试,下午是加试术科。


所以,一样安排得十分紧凑。


“好,来了。”


周济民应了一声,上床搂着她。


已经四个多月的肚子,目前微微鼓起,再有五个月左右,小家伙就要跟大家见面了。


“楠楠,关于我们孩子的名字,你有什么想法吗?”


抚摸着她的肚子,感受着里面的小生命,周济民轻声问道。


“你是父亲,应该你来想,我不想。”


丁秋楠对他的依赖心理,已经很严重了。


主要是被周济民保护得很好。


平时,只要是周济民在的地方,她基本上都不太愿意去动脑。


可以躺平的话,为什么要浪费脑细胞呢?


“男孩的话,可以叫清恒、清承、清轩、清昊、等等,女孩的话,可以叫清止、青柠、清文、清颜等,楠楠你觉得怎么样?”


“都很好啊,为什么一定是清字呢?”


“我是济字辈的,下一代就是清字辈。”


说着,周济民突然叹了一口气,道:


“其实我父亲走得早,辈分怎么排列的,我都记不清了。只是知道我父亲是文字辈,我是济字辈。而且,原本也不是这个济,而是继承的继,中间为什么换了,我也忘记了。”


“济民,对不起。”


“傻瓜,说什么呢?”


把伤感丢一边,周济民搂着她,故作轻松道:


“睡吧,改天我在好好想一想,看看给我们的孩子取什么名字好。”


“嗯,有你真好!”


眯眼没多久,丁秋楠又突然开口:


“其实我可以的。”


“唔,可以干嘛?”


“……张姐说过的,其实你不用忍着的。”


迷迷湖湖的周济民,瞬间就不困了。


一个多小时后,丁秋楠推开他,“好了,济民,等你参加完高考,我们再庆祝吧。”


“………”


转过天,周济民醒来之后,发现丁秋楠居然已经起床了。


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啊。


以前她最少都是六点半以后才起床的,有了孩子之后更是七点才起来。


现在才五点四十五分,居然没在他身边睡着?


走出卧室,连四小只都起来了。


可见大家还是很重视他的高考。


才六点多一些,丁如山他们也过来了。


“爸妈,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呀?”


“睡不着,就先过来看看。”


丈母娘高兴笑道,也不问有没有信心,只是关心他别忘记带齐证件和笔等东西。


吃过早餐,周济民便准备出发去考场。


丁秋楠她们还想送他,被他拒绝了。


开玩笑,前世他都是一个人参加中考、高考的。


而且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他就自己骑自行车去十多公里外的乡镇读书,还是寄宿学校的那种。


所以,早早独立的他,真不习惯让人接送。


来到中学校园的考场,骑自行车的考生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这年代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的家庭都很不错的。


像农村地区,十岁就可以赚公分了,加上交通不便和学费住宿费等高昂开支,所以很多人基本上都是小学毕业或者还没毕业就辍学了。


把自行车放好,步入考场,周济民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准考证这些都是之前他回学校取的。


春节后,二月份的时候,他就专门回了一趟他之前就读的高中,说了要重新参加高考的事。


一般情况下,学校当然不会受理。


毕竟辍学大半年了,还能再捡回知识,又能捡回多少?


但周济民当场便让学校出题,他连着做了几份卷子,拿到的分数让老师们喜出望外。


可惜周济民不愿意回学校继续读书,只想在家复习,令老师们遗憾不已。


监考官老师很快就进来了,考前的规则跟后世大同小异。


国文这一科,其实就是语文。


全名叫国学语文,到后面才慢慢改为语文。


考试如期进行,周济民也正常答题。


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答题时间,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会有些紧凑。


但,周济民却很轻松地在八点半之前就完成了。


不过没有提前交卷,担心打扰到其他人的发挥。


第二场是数学,一样的考试时间。


数学对他来说,更简单了。


只不过他更为谨慎,必须确保满分才行。


中午回家吃饭,丁秋楠她们已经把饭做好了。


大家也不问他考得怎么样,只聊些轻松的话题。


“大哥,黑妞好像生病了。”


餐桌上,小金鱼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句。


“哦,什么情况?”


周济民没太在意。


黑妞它们五只大狗,都喝过不少的空间泉水,怎么可能那么容易生病?


“它不太愿意吃饭,我还给它最爱吃的鸡骨头呢,它都不吃。”


“是吗?等下我去看看。”


在他去东北出差之前,他就特意训练了黑妞它们。


让四小只和丁秋楠喂它们吃东西。


回来后,他也很少再喂狗,一般都是小金鱼在喂它们。


吃过饭,周济民看了看黑妞。


没想到它还有些紧张,冲他呲牙了。


啪!


敢冲我呲牙了?


一巴掌下去,黑妞顿时蔫了,呜呜直叫。


周济民回头看了看,让小金鱼她们先离开。


然后他把黑妞带进空间里,顿时发觉不对劲了。


这家伙居然也有了。


难怪它敢冲它主人呲牙,感情他刚才摸它肚子,以为是要害它的孩子呢。


知道什么情况后,周济民也就原谅它了。


要不然,黑妞这次肯定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了。


回到院里,小金鱼看到他,便担忧地问,黑妞是不是真的病了?


“不是,它是有了,你们以后离它远一点,免得被它吓到。”


苏茹芸一听,也连连警告。


护犊子的狗子,可是很凶的。


为期三天的高考,终于过去了。


虽然很轻松,但多多少少费了不少力气。


所以考完之后,周济民就想休息放松一下。


炎炎夏日,也不想去外面晒太阳,那就在家躺平吧。


冰镇酸梅汤、西瓜等解暑必备,全都要有。


只不过,他在家还没休息两天呢,老杨就登门了。


就一句话,明天回去上班。


“什么情况?老杨,您之前可是给了我十天的假期啊,这还没到呢。”


“上面有领导要过来,轧钢厂这次改制了,你还真必须参加才行。”


“不去行不行?我都参加完高考了,马上就是大学生了。”


“说什么屁话呢?大学生一个月才十多块钱的补贴,你看得上?”


“老杨,你不是让我不要看重钱吗?国家会奖励我的,这可是国家奖励的补贴呢,跟我领的工资,能一样吗?”


这话,怼得老杨不知道如何往下说了。


早知道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初就不说这句话了。


“反正你明天要去上班,就这样,我先走了。”


道理讲不赢,那就耍无赖吧。


望着逃之夭夭的老杨,周济民突然笑了。


轧钢厂改制,老杨没走,看来那些高层都白忙活了一场。


作为一把手,老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估计上面的人也想他继续稳定大局,以后再给他重任吧。


其实改制前的轧钢厂,级别已经不低了。


毕竟此时的轧钢厂,拥有众多质量过硬的产品,加上很强劲的研发团队,崛起之势不可挡。


上半年就为国家带来了几百上千万美刀的外汇,上面又怎么可能不重视呢?


到了现在,周济民对这个平行世界也带来了微乎其微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起码在影视剧本身的时空,轧钢厂可没有这么厉害。


老杨刚走,周淑晴便走了过来,扭扭捏捏的,神情满是犹豫。


“小晴,怎么了?有什么不好意思跟我说的,跟你大嫂说也一样。”


老二毕竟十四岁的大姑娘了,放几十年前,这个年纪都嫁人了。


所以,一些女儿家的私密事,他这个大哥真不合适知道。


周淑晴摇摇头,旋即鼓起勇气,看了她大哥一眼,又盯着地板道:


“大哥,我不想读书了,我想下乡或者去当兵。”


这话可吓到了周济民,他千防万防,之前一直折腾,不就是为了防止四小只脑袋发热吗?


哪个杀千刀的跟周淑晴说这些的?


一时间,他有些头疼。


青春期的女孩子,也挺叛逆的。


即便周淑晴平日里表现得很成熟,但就像他自己一样,偶尔不也一根筋吗?


所以,轮到他自己面对一根筋的叛逆孩子时,顿时头疼不已。


若是老杨看到这一幕,指定会大笑:风水轮流转,看苍天绕过谁?


沉吟片刻,他才看向老二,温声问道:“跟大哥说说,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就算不想读书了,你也是回轧钢厂上班,下乡和当兵,以你的年龄,可够不着哦。”


下乡都是十七八岁或者以上的青年,十四岁下乡?不是没有,但绝对少之又少。


至于当兵的话,原则上是必须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才可以报名参加。


但实际上,年满十七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也是可以报名的。


五月才去当兵的丁小川,那个时候他都满十七周岁了,所以才可以去。


除了年龄这一关,周淑晴想要当兵的话,其实问题也不大。


“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周淑晴扭捏了一下,接着从身后掏出一份成绩单,递给她大哥。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不是很理想,我可能考不上大学,所以我不想读书了。”


就这?


狐疑地看着老二,周济民敏锐地察觉到,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正好丁秋楠也从主卧出来了,她刚哄把周清娴哄睡。


得知二妹不想读书,丁秋楠也很吃惊。


老三老四他们也从小跨院那边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小金鱼。


大家聚一起,看着周淑晴,都在劝她继续读书。


可是,已经打定主意的周淑晴,怎么可能那么轻易被劝说呢?


倔强的老二,令周济民很是头疼。


挥手打发走丁秋楠她们,周济民领着叛逆少女出了门。


“看着点路,跟紧我。”


两兄妹骑着车,先是去崇文门逛了一圈。


这儿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看了一会儿人头,又离开了。


然后出了城门,到了外面的乡下。


刚好遇到了一位挑粪工,周济民也没说什么,只是示意让她看一看。


等挑粪工走远了,两兄妹继续出发,来到了一处比秦家庄还残破的村子里。


令周淑晴奇怪的是,村子里的人居然冲她大哥点头,还一脸的感激和笑意。


大哥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走到一处茅草房前,周济民指着房子道:


“这家人,跟我们家很像,他们家父母在去年大雪灾的时候,走了。留下了七个孩子,最大的姐姐跟你一样大,最小的只有两岁半。”


她不明白大哥给她说这些,是想表达什么,但她还是认真听着。


“就算是这样,家里的几个孩子,全都认认真真地读书,因为她们很清楚,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正说着,茅草屋里,一个提着空桶,准备去打水的瘦弱少女走了出来。


“周大哥你来了,快请进,招娣快倒水给周大哥。”


黄家少女十分惊喜,她身后很快出来了好几个孩子。


全都是补丁的衣服,而且还有两个跟小金鱼差不多大的更是赤着脚丫,只有穿了一件大人的衣服,裤子都没有。


但她们的脸上却很开心。


这一幕,给了周淑晴极大的震撼。


一瞬间,她便泪流满面了。


因为她想起了去年,她母亲刚离开时的情景,那就是天塌下来了。


只不过,这近一年来,她大哥撑起了这个家,让她把这些不好的记忆尘封了。


她明白了她大哥的意思。


可是她的成绩那么差,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就算考上大学了,难道以后让老三老四他们下乡吗?


家里五兄妹,必须有人下乡,这是必然的。


小山村,茅草屋内。


周济民神色如常地坐在脏兮兮的木床上,跟黄小花她们姐弟聊着天,旁边的周淑晴多少有些不适应。


后者很爱干净,就算在南锣鼓巷的时候,她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黄家的房子,不仅破而且有点脏。


其实是看起来脏,但黄小花她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擦了,只是以前的残留,很难擦洗干净而已。


“你弟弟现在看起来好多了,家里还有吃的吗?”


“有的,我们都在床底下藏好了,别人是找不到的。”


茅草屋内,因为有周济民两兄妹在,所以很热闹。


今天出来,他也没有带什么东西,所以就悄悄地拿了五毛钱,放在她们的被子下面。


因为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现在的他,就算要做善事,也是量力而行,而且都是悄悄地进行。


之所以认识黄小花,还是他之前在附近山里打猎的时候,碰到正在挖野菜的她。


当时他还以为是野人呢,打结的头发和完全看不出来的补丁衣服。


要不是她开口说话,提醒他身后有一头野猪,他真以为对方是野人了。


她们村跟秦家庄差不多,但更穷。


像黄小花这样的贫穷家庭就有三家,真的很苦。


当初,周济民想送粮给黄小花,她都不愿意要。


最后还是他悄咪咪的放在她家柴火下面,这事才算过去了。


然后他每隔半个月,去秦家庄的时候,也会顺道过来看看她们。


其实相比黄小花她们一家,她们村里还饿死了好几个人呢。


甚至听说村里有个孕妇的孩子也没了。


当初周济民一听这事,哪里还不知道是易子而食啊。


甚至是比易子而食更为恐怖!



直到后来,他在河边看到一具发臭的幼儿头骨,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尽管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还是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所以,除了可能易子而食的那几家,村里的其他家庭,周济民是能帮则帮。


“藏好了就好,你们继续看书吧,我们先回去了,下次再来看你们。”


说罢,周济民拍拍黄小花的弟弟黄小虎,起身准备离开。


“周大哥你们不留下来一起吃饭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小花一脸为难,她的弟弟妹妹们也是瞪大眼睛。


周济民在她们家做过一次米饭,那次差点没让她们七姐弟的舌头一起吞了。


因为太好吃了!


可这次他什么都没带,还是算了。


看着黄小花哀求的眼神,周济民心软了,点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