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学季和大南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学季和大南瓜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从他自我介绍完,他就直接进入主题。


也没有翻看讲台上的数学分析课本,而是一边口若悬河,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台下,一众学生和老师都彻底呆滞住了。


课本知识、题目等全都刻在脑子里,还准确到具体章节、段落,如此恐怖的记忆力,学生们都被震惊住了。


对于他们这群新生来说,第一天上课,讲台上的周济民,讲的是什么?


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


至于听不明白?


怪谁?


数学本来就很难,不提前预习,怎么可能听得懂?


但后面坐着的老师们,能听得懂,他们惊讶的是周济民那恐怖的记忆力。


而且,周济民讲的本来就十分基础,毕竟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并没有多复杂。


充其量就是列举引申了一下,仅此而已。


尽管如此,给到老师们的震撼也是前所未有的。


毕竟周济民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讲课方式却跟讲了几十年的老教授一样,虽然一半是照本宣科,但另一半也加入了不少新鲜内容啊。


这种融会贯通和信手拈来的知识点,让他们都自愧弗如。


老段看着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周济民,却开心地笑了。


他果然没看错人,周济民会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此刻,坐在前排位置的唐子荣早就傻眼了。


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上课前那个走路不看人的周济民,居然会是自己的老师!


而且还是最重要的数学分析这门课程!


平日里,他可是自夸数学天才。


但现在,讲台那个笑谈自如的周济民,足以吊打他了。


毕竟在他看来,周济民估计跟他差不多大吧。


差不多的年龄,却有差太多的台上台下的区别!


这种区别,犹如鸿沟一般,难以跨越!


其他不说,光是周济民的知识储备量,别说他唐子荣了,就算教室后面的老师和段主任,估计都不如。


许婷和辣椒妹两人,一直都是脑子晕乎乎的状态。


笔记是做了不少,可脑子就是想不通:周济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她们的老师呢?


而且,还那么高大帅气,甩唐子荣十条街啊。


直到下课铃响起,她们也依然没有想明白。


一节课下来,她们已经被周济民的学识给征服了。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次上我的课,记得提前预习,否则小心期末考试不及格。”


把粉笔扔回粉笔盒里面,周济民拍了拍手,笑道。


他可没有拖堂的习惯,因为他知道学生最恨拖堂的老师了。


说了下课后,周济民没有走,因为走不开。


他直接被学生们给围住了。


都太热情了!


而且很大胆,众多问题中,提问次数最多的就是单身吗?


“一上来就问这么私密的问题,过分了啊!”


“问的就是私密问题,不是私密问题我们还不问呢,快说,是不是单身?”


一看周济民用开玩笑的口吻,辣椒妹胆儿肥,大声说了出来。


“行,想让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行,但你们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行不行?”


“只要不是数学题,那就行!”


“肯定不是数学题!”


周济民摇摇头,咳嗽一声:


“你们每个人都有两座房,不大却很温暖,客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最后只能留下一人。提问:这是什么房?”


现场一片安静,大家都一副思索状。


一群学数学的学生,思维模式多少有些固化了。


肯定都下意识用数学思维去思考。


慢慢想吧!


看了一眼,周济民默默退出包围圈,却又进入另一个包围圈了。


任九章像是第一次认识周济民一样。


目光很陌生,像是在打量怪物似的。


“师兄,你想干嘛?我可是有家室的人,对你也不感兴趣。”


“擦!”任九章也收回了目光,嫌弃道:


“我也对你不感兴趣,呸,我是说,你小子怎么变了个人似的?你讲课的状态,也太稳了吧?”


“这不就是你们想要的吗?”


一个白眼丢过去,周济民越过对方,“老师,怎么样?没给您丢脸吧?”


老段笑眯眯地摇头,要是这样都还不满意,要怎样才满意?


刚才课堂上,旁边其他老师们的惊讶表情,就是最好的评价了。


“还是主任有先见之明呀,我就说小周同志肯定没问题的,今天这堂课真是太棒了!”


“刚才我都看傻眼了,感觉自己这几十年白活了,教了半辈子的数学,还不如小周老师讲的好呢……”


“要不说段主任眼光犀利呢,早早发现小周老师这颗明珠……”


“还好小周老师没去隔壁学校,要不然我们可就损失惨重呢……有小周老师在,以后隔壁也不敢再大声说话了吧?”


旁边一群老师,一个比一个脸皮厚。


明明以前他们不是这样说的。


今天随段学复来教室上课,何尝不是想看周济民的丑态呢?


可惜,被打脸了。


又跟段学复聊了几句,敷衍了一群老师们的彩虹屁,周济民便又回去继续上课了。


第四节课,过得也很快。


下课铃一响,周济民准点把粉笔扔回盒子:放学!


同学们还想拦住他,他已经先一步走到门口了。


“同学们,后天见!”


一天两节课,一周就上两天,总共四节课。


再多,他就不乐意了。


中午回家的时候,总算是安全且平澹地回到南剪子胡同了。


“济民你回来了,快去洗手,就等你开饭了呢。”


刚到家,抱着孩子的丁秋楠便笑着说道。


她今天比周济民还早回来呢,因为他没骑车。


小金鱼她们仨是自己走路回来的。


这是早上就说好的,她们也很勇敢,真自己走路回来。


其实,这年代,很多家庭的孩子,五六岁都是让他们自己满大街的跑。


家长一般都不会管的。


尽管这个年代,人贩子多。


可也要看地方啊,这里可是京城啊。


不说朝阳群众了,基本上人人都是热心肠。


人贩子的手段无非就是拿好吃的引诱孩子。


然鹅,孩子也是很警惕的。


大家虽然穷,可穷得有骨气,并不是谁的东西都会要的。


洗过手的周济民,坐下来之前,还分别亲了亲两个孩子。


一旁的周清娴,也都嘴表示要亲亲。


然后她姑姑就笑话她,不知道羞羞。


小娴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小家伙可聪明了。


“姑姑你不是还要我爸爸抱吗?你也羞羞!”


这下子,小金鱼顿时害羞脸红了。


被侄女怼得哑口无言,这可是很少见的呢。


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欢快的气氛中,一家人对周济民第一天上课的事,十分好奇。


“害,你们都不知道,我今天一上午,得有多精彩。”


只一句话,大家都纷纷抬头看向他。


脸上更加好奇了,老四更是连连催促。


连一向吃饭很快的黄小花,此刻都放慢了扒饭速度,竖起耳朵,静静听着。


秦京茹一直跟黄小花较劲呢。


虽然后者颜值和身材都差她一大截,但在干活这件事上,两人可谓是旗鼓相当啊。


而在周家,更看重的显然是干活利落和心地善良。


所以,秦京茹也放慢了扒饭速度,但扒饭的量却大了一些。


卷死黄小花!


周家的活,就全是我一个人的了。


随着周济民的叙述,大家都一惊一乍了起来。


没法子,他说的确实精彩。


“周大哥,您刚才说的赃款可能落在公交车里,可为什么还要再次搜身呢?”


突然,秦京茹提问了。


大家也若有所思地点头,望向周济民,等他的解释。


“你们都知道三只手吧?”


见众人点头,周济民便把三只手,利用嘴巴藏刀的事,给说了出来。


饭桌上,一家人都目瞪口呆了起来。


舌头多嫩啊,藏一把锋利的小刀片?


这可能吗?


习惯了盘龙里的大开脑洞的周济同,却也再次被他大哥给震惊到了。


“大哥,真有这么神奇?不会是你瞎编乱造的吧?”


此话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认同。


一是周济民胡编乱造的本领可不低,虽然大家都没怎么看过盘龙小说,可老四看过了呀。


偶尔在家的时候,老四都会忍不住分享几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渐渐的,大家都多少知道一些剧情。


只不过文字太小白了,丁秋楠不愿意看,小金鱼还太小。


二嘛,笑里藏刀还好说,嘴里藏刀可真渗人了。


所以,大家更愿意相信是周济民说的鬼话。


“你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却是别人的日常。”


周济民摇摇头,指了指饭桌上的饭菜:


“在我们家,这些都是日常,可在其他家庭,甚至偏远农村地区。这些大概就是他们一辈子都想象不出来的盛宴,所以,不要低估或者小瞧任何人。”


一番话,直接让大家集体沉默了。


他们都承认周济民说得对,可还是难以想象啊。


吐槽说教了一番,周济民这才继续往下说。


吃过午饭,丁秋楠她们都去上班上学了。


家里只有周济民带着仨个孩子,还有黄小花和秦京茹两人在收拾院子。


望着大院里,有些残花败柳的菜地。


周济民突然开口道:


“小花,京茹,先别忙活其他了,这两天把菜地收拾一下吧,种点菠菜、洋葱、大蒜和大白菜什么的。”


这几种都是冬季耐寒的蔬菜,只要在越冬之前收割,问题不大。


毕竟等到十一月左右,京城气温就要降到零下了。


到了这个时候,一般室外的蔬菜,就算耐寒极好的韭菜、黄花菜等,根都得枯死。


也就是现在的塑料薄膜太贵,成本高,而且大部分靠进口。


等再过几年,京城也能慢慢用塑料袋了。


当然,周济民想要用塑料薄膜,种点蔬菜,也不是不可以。


但,没必要!


其实他可以把相关技术拿给上面,可同样没必要。


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吃不起肉,也没多少人在大冬天吃得起绿油油的青菜。


现在更多都是温棚蔬菜,成本高,只服务一小部分的人,没什么市场可言。


“好的,周大哥。”


黄小花和秦京茹两个少女,笑着点头。


两人都是干活小能手。


但在家里,她们似乎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一样。


就像家里的被子,以前能有一个月拿出来晒一晒,都算不错了。


现在嘛,只要是晴天,她们就拿出来晒。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闻着太阳的味道入梦的。


两人清理着菜园子,周济民把三个小家伙放在走廊这边,也下地帮忙了。


“小娴,帮爸爸看着弟弟妹妹,好不好?”


“好的爸爸。”


周清娴答应得老干脆了。


她很喜欢缠着她爸爸,但被她爸爸认可,她更喜欢。


于是,她一个快两岁的小家伙,管理着两个已经九个月大的弟弟妹妹。


众所周知,九个月大的孩子,那是真的很会爬。


走廊上,周济民在地面上给她们铺了几张毯子。


这毯子蛮大的,覆盖了近两米五的长宽,足够她们活动了。


而且除了周清娴这个姐姐看着,旺财、大黄、黑妞它们都在四周守护呢。


就是怕她们两个小家伙爬出来。


毕竟,从走廊下来,就是菜地了。


“妹妹,快回来。”


“哎呀,弟弟你别去那里,那里脏。”


一时间,周清娴可忙了。


菜地里忙碌的三人,也时不时地看向周清娴仨个小家伙。


突然,周济民扒开一大堆南瓜藤,里面居然露出一个硕大的南瓜。


“哇,这里居然有条漏网之鱼啊,小花你经常来菜地摘菜也没看到吗?”


黄小花两人都走了过来。


看到地里的那个巨大南瓜,也惊得目瞪口呆。


这南瓜怕不得有十多斤吧。


金黄金黄的,颜色非常好看,形状也挺漂亮的。


大部分南瓜,一般也就是五六斤,最多七八斤,上了十斤就算大南瓜了。


就算南方的菜市场,一般能有十斤重的大南瓜,都卖不动的。


当然了,对于农民来说,丰收的喜悦,才是最好的回报。


因为在农村,就算南瓜卖不了钱,剁碎了喂猪,照样能赚钱。


但在这个年代,南瓜粥、南瓜饼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后世,周济民小时候,每年夏季,少说得连续吃好几个月的南瓜菜。


那个时候,是真的听到南瓜菜,就想吐。


“爸爸,爸爸,妹妹爬出来了。”


当周济民他们三人围着大南瓜打量的时候,周清娴却突然喊了起来。


只见她自己抱住还想爬走的小不点,瞌睡虫却翻过旺财的身体,已经爬到菜地里了。


这可把周清娴差点弄哭了。


小小的身体,却满满都是责任感。


周济民健步如飞,跑过来一把捞起周清怡这个小家伙。


轻轻在她小屁股上拍了一下,笑骂道:


“怎么不听姐姐的话呢?让你别跑出来,你还跑出来,把自己弄脏了吧?”


她的小手上,脏兮兮的。


都是泥土,脸蛋也碰到了一些,衣服上更是沾了不少。


“爬爬,爬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却见小家伙自己嘻嘻笑着喊着,可就是不说爸爸。


也不知道随的谁,都九个月大了,还只会喊爬爬。


喊mā mā 也是只会喊么么,两姐弟都一模一样。


可愁坏了周济民和丁秋楠这两个新手爸妈了。


额,其实他们也不算新手了。


毕竟练手的周清娴,养白白净净的,也很聪明可爱。


“小娴,看着弟弟哦,爸爸给妹妹换一下衣服,很快就出来了。”


“好的爸爸。”


转过身,?


??济民冲着旺财就弹了一下,“小娴没看住妹妹,不能怪小娴,但你怎么也没看住?”


旺财那叫一个委屈啊,只能低着头,一副认罪的可怜模样。


“爸爸,不要怪旺财了,是我没看好妹妹。”


“不能怪你,小娴你是最棒的,帮爸爸照顾好了弟弟,来,亲爸爸一下。”


小家伙这才笑了,开心地亲了她爸爸一下,又屁颠屁颠地去抱住她弟弟了。


没一会儿的功夫,周济民便回来了。


重新把换好衣服的瞌睡虫放回地毯上,他也没再去菜地折腾了。


黄小花把大南瓜拿回走廊这边。


询问周济民怎么处理这玩意儿?


旁边的周清娴三个小家伙,顿时想要去玩,被周济民给拦住了。


没清洗呢,可不能让她们玩。


南瓜的吃法,多种多样。


后世最常见的有南瓜饼,早点铺、茶楼等,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甚至是很多饭店必备的一道菜。


还有脆炒南瓜丝、椒盐南瓜条、南瓜球、南瓜汤、南瓜焖饭等等。


这年代最常见的则是清蒸南瓜或者清炒南瓜,这两样吃法也是一绝。


听完周济民的叙述,黄小花和秦京茹两人都愣住了。


“这样吧,晚点我更新一下厨房的菜单,晚上我来下厨,你们在旁边看着点。”


十多斤重的大南瓜,家里那么多人,刚好可以吃上一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