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佬云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佬云集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关于这个问题,周济民直接把计算机小组已经完成的工作任务简单说明了一下。


有些工作量并不是按照时间来衡量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研发这件事,从来没有简单过,也很难进行量化。


不过,计算机从无到有,更是对外国计算机的一个颠覆性研发,不管是算力水平还是功能等方面,都足以吊打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


现在就差一个cpu了,只要死磕完成这个cpu,电脑就可以组装完成,并进行测试了。


听完周济民的话后,李雨竹等人都沉默了。


这顿饭,周济民该请,他们计算小组不配啊!


搞定了李雨竹他们这群人之后,周济民才把计算机小组的成员邀请到石屋里吃饭。


石屋不大,只能人挤人了。


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大米饭,这群人已经格外满足了。


特别是几个南方来的博士生,直接落泪了。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散去,周济民却被请去谈话了。


江圣博、老冯、安泽胜等人都在,不过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


主要是周济民今晚的红烧肉闹的。


不少人真跑去问他们这些领导了,就想知道有什么量化标准,可以多吃一点肉。


前段时间才闹腾完循环养殖、种植的事,现在又要吃肉了,这62小镇还搞不搞科研了?


对于领导们的问责,周济民也表示自己很无辜。


肉是他从758工厂那边搞来的,分给大家一起吃,因为接下来要奋斗了,攻克cpu的难关。


所以,这事儿不能怪他。


领导们心里更是不得劲了,不怪他的话,难道要怪他们这些当领导的吗?


责怪他们这群领导不作为?


那也得向国家申请,国家有才行啊。


周济民却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大家都守着宝藏寻宝藏,一叶障目了。


“你说,哪里有宝藏了?”


江圣博很生气,老冯更是哼哼唧唧的,脸色难看。


不过老冯也学乖了,没有再主动挑刺儿了。


估计是被老江他们说了吧。


“你们看啊,我平时说过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脑袋最顶尖的一群人。”


“我们都还要为自己的饭盒多加几块肉而烦恼,又如何有效发挥我们的头脑,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呢?”


“所以,在不影响我们科研工作的情况下,抽点时间,搞点小发明,把62小镇周边的村子发展起来。”


“到时候,还不是想吃肉就吃肉?用得着像现在这样扣扣搜搜的吗?”


办法是不错,技术当然要也有。


问题是,做不到啊!


“笨呐,附近村子基本上都是围着我们转的,他们每年生产的粮食也都运往我们这边。”


“我们得感激啊,得想办法增加他们的粮食产量,增加他们的收入不是?”


一阵忽悠下来,江圣博他们都渐渐回味过来了。


对啊,百多公里外的中转站,附近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是围绕62小镇转的。


这种情况下,在62小镇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他们增加粮食产量,似乎很简单呀。


行,那就打报告,向上面申请吧。


总算把他们这群人忽悠住了,周济民松了一口气。


不管这事成不成,反正对于解决62小镇的吃肉问题,有很大帮助。


只有周边的村子都有肉,62小镇才能吃上肉。


直到62小镇子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了,那就更好了。


转过天,周济民就投入到了全面闭关冲刺阶段了。


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计算机小组这边的办公室已经疯魔了。


但外界却沸腾了。


由于周济民的提议,江圣博等人给上面领导打报告了。


终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自食其力嘛,没什么丢脸的。


有了上面领导的肯定,江圣博他们也放开手脚来了。


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在试验田的那群工人和植物学家们,就是让他们在确保62小镇正常的科研项目情况下,选一批人前往中转站的村子,指导他们进行循环种植。


附近村子的环境,比62小镇要好很多。


不过,冬季也相当漫长,现在是农闲时候,倒是可以搭建菜棚子,种植反季节蔬菜。


等来年,再开始循环养殖的计划。


刘阿根等这些拉马车的村民,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很是不敢相信。


直到再三确认之后,才傻笑着赶马车回去村子,告诉村里这个好消息了。


很快,等刘阿根他们把消息带回来之后,村子直接沸腾了。


附近几个村子也获知了消息,顿时跟过年一样,热闹起来。


特别是没多久,刘阿根等人把62小镇里的技术员接回村子后,村里全部人都来了。


轰轰烈烈的建设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第一时间就是要做好规划,那些地方适合建立菜棚子,那些地方适合挖鱼塘等等,都需要一个整体规划。


菜棚子搭建工作倒是不难,村子里的人,都很有力气。


虽然天气寒冷,不适合建设,但大家心里头火热,照样干得热火朝天。


土地僵硬?


没问题,地上烧一堆火,很快就可以让泥土松软下来了。


建菜棚子跟建房子差不多,只不过不需要瓦片而已。


菜棚子的顶部是玻璃,而玻璃是从62小镇那边运输过来。


在附近村子建设一个土窑有些麻烦,并且还需要工人,也不方便管理。


所以,只能靠刘阿根他们这些拉马车的村民帮忙运输了。


时间飞快,过去十多天之后,周济民终于从计算机办公室出来了。


走出来的时候,他的双眼已经成了熊猫眼。


“周组长,您应该去好好休息了。”


巡逻的大头兵看到之后,都忍不住心疼地劝说了一句。


最近这段时间,晨跑的身影,少了周济民,让大头兵们很是不适应。


周济民拼命的样子,把他们这些大头兵都吓到了,太狠了。


“哈哈,谢谢。”


心情很是高兴的周济民,说了一句让大头兵一头雾水的话,转身就回石屋睡觉去了。


“干嘛谢谢我?”


大头兵不明白为什么会被谢谢,那是因为周济民心情高兴,带着团队死磕了十多天,总算是搞掂了。


技术资料、产品和实验数据等,全都封存好了。


等所有人都休息好之后,把电脑组装好之后,就可以试运行了。


他结束闭关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江圣博等人这边。


大老们顿时兴奋莫名,看来这次应该是成了。


果然,得逼着周济民一把,要不然,这事可能就要拖着了。


刚下班的万小华,也获知了这个消息,不由带着笑容冲向石屋那边。


可她到达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李雨竹等人也在,更让万小华惊讶的是,还有好几个明显是陌生人,可却是很受旁人尊敬的几位老人。


江德福、侯洪亮等几位前驻地大老,以及方九纯、老费等人,全都出现了。


他们这些人,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修养,也都重返62小镇了。


这里大变样了,跟之前那个小小的驻地,完全不同了。


不说新建起来的一排排石头房屋,也不说电厂、玻璃窑、炼钢厂等工厂,光是这一排上百亩的菜棚子,就让人很是欣喜。


由一个几百人的驻地升级为拥有三千多人的小镇,这个进步,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而他们现在之所以也聚在这里,主要也是想确认一下,周济民念叨了一年多的电脑,到底是有多么的划时代。


时间流逝,江圣博等大老也都过来了。


计算机小组的成员,全都睡不着,只是歇了不到两个小时,就醒了。


因为脑子里都是电脑,都是周济民说的那些话,现在算得上是临门一脚了,因此他们压根儿睡不着。


不少刚吃过晚饭的工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幕,今天是咋了?


周济民倒是睡得很死,而且没有在空间里面休息,而是在石屋里呼呼大睡。


好在他睡觉不打呼噜,要不然,门口的众人,肯定能听到。


甭以为石屋的隔音效果很好,开玩笑,就是墙壁可能很厚,但门很一般啊。


冬天的晚上,夜色来得很早。


石屋前,不少人都散去了,但还有人蹲在原地守着。


就算很冷,也咬牙坚持着。


终于,石屋里的灯亮起,大家都精神起来了。


推开门的周济民,看到外面站了不少人,吓了一跳:


“你们都蹲在门口干嘛?这么冷的天气,回去烤火不好吗?”


“不冷不冷,我们心里头火热着呢。”


方九纯一边打颤着,一边大笑着说道。


“哟,老方是您呀,好久不见,咦,候领导您也来了,好久不见,快请进。”


看清楚他们几人后,周济民瞪大了双眼。


连忙邀请他们进屋。


老方他们倒是不矫情,跟着就进了石屋。


里面的热腾腾的暖气,让他们舒服到忍不住呻吟了一下。


室内外,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天地,温度相差有二三十度了吧。


石屋里的火坑烧得很旺,墙角还整齐码放了不少柴火,可劲儿烧都没问题。


老朋友见面,少不得一番寒暄。


聊完家常后,老候就直奔主题,提起了电脑的事。


周济民沉吟片刻,道:


“大家都是熟人了,保密协议也都清楚,我就不再强调了。”


“电脑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确实已经被我们拿下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就会一帆风顺。”


没等周济民说完,侯洪亮便沉声打断道:


“不用跟我们说这些,我们这些在座的,全都是干了一辈子科研项目的老头子,所以你不用给我们打预防针,只需告诉我们,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电脑?”


“如果你们想看,只需要等我半个小时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那还等什么?走,赶紧走,去办公室,把那些封存起来的产品拿出来,我们现在就要看。”


江德福一听,顿时激动地说道。


方九纯等人也都是眼前一亮,兴奋地站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周济民也挺佩服这群可爱的人,索性也没有让他们等着,站起来便出去了。


整个计算机办公室外面,是林武旺这个校官带队的大头兵们把守着,整个62小镇的所有大头兵,全都戒备了起来。


尽管62小镇只有三千多人,但光是大头兵就有几百近千人的部队。


有好奇的工人想要靠近计算机办公室,都会被劝走。


看到这一幕的周济民,摇摇头,没说什么。


这是必然的流程,戒备森严,才能防患于未然。


转身进了办公室,侯洪亮等人也跟着进去了。


一行人来到计算机办公室,准备观摩第一台自助研发的电脑。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江圣博、老冯和安泽胜等人也都过来了。


“济民,我们能帮些什么?”


看着被周济民拿出来,摆在长条桌上的配件,方九纯这位八级工人和机器专家,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太好看了,十分完美的工艺品。


他很想上手触摸,可因为不懂,害怕弄坏了,所以很纠结地憋出了这句话。


周济民笑了笑,指了指其中几个配件,让老方帮忙组装起来。


八十年代的电脑,在62年年底,带给大家的冲击力,确实很大。


尽管外部工艺一般,但内部的元器件,确实做得非常棒。


旁边一群大老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不差,毕竟都是科研工作者,可不会介意脏手之类的小毛病。


唯一的老冯,本来不想动手的,可被大家裹挟着,总不能自己站着看他们动手吧?


没办法,他也假模假样地动了起来。


没多久,随着主机渐渐组装好,周济民也激动了起来。


显示屏是第一个组装好的,已经连上了线路,就等着主机、鼠标和键盘等组装好,便可以连通电源了。


“好了吗?”


江圣博灵巧地把鼠标给安装好了,还特意检查了一遍线路,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


他们对待这些物品,轻拿轻放,非常认真对待。


“差不多了,等我把这条线路连接上,好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把主机线路连接好之后,周济民又检查了一遍,然后才打开电路开关。


顿时,显示屏这边,瞬间亮了起来。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激动不已地看着。


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科研项目驻地。


烈日下,大家都身穿厚厚的军大衣,面带严肃地看着远方。


“距离预定爆炸时间还有多久?”


邓老收回目光,朝旁边的一位军装科研人员询问道。


“领导,还有五分钟零三十二秒。”


“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场气氛愈发严肃,空气都快凝固在一起了。


其实,邓老目光注视的前方,是在几百公里开外的沙漠深处。


那里,才是真正的无人区。


紧随着时间的临近,饶是见惯风浪的邓老等领导,全都紧张了起来。


甚至额头见汗。


不过,预定时间到了,却没有意料中的地震。


一瞬间,邓老等人,脸色阴沉得可怕。


“老邓,别急。”


另外几位领导摇摇头,开口安慰道。


只是,邓老却没有应答,依然盯着远方的天空。


肉眼可视最远距离是40公里,在空战中40公里以外的作战才称为超视距空战。


而核武器有强烈的光辐射,以及高达万米以上的蘑孤云,百公里可见。


驻地所在位置,距离真正的爆炸点,有将近三百公里左右的距离。


就算无法通过肉眼查看到,但也可以通过爆炸产生的震动,以及声音来进行判断。


因为原子弹的爆炸声音几百公里外都听得到。


可现在,距离爆炸预定时间,已经过去将近半分钟了,还没有任何动静传来。


可想而知,肯定是出事了。


一分钟后,驻地办公室里跑出来一位通讯员。


“领导,前方打来电话,大家伙被点燃了,但是成了一颗哑弹,因为技术问题,无法被引爆。”


听到这个情况,现场众人都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如此小的概率,居然都被大家碰到了?


还是说,真的是技术未到家?


原子弹是否会成为哑弹,这跟科研团队的保养质量有关。


十多年前,某个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国家,承接了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实际情况是,当初还有一颗原子弹被投放到长崎,只不过这一颗成了哑弹。


众所周知,原子弹可是一种厉害的武器。


一旦发射那可是目标精准,打击面一片。


事实上,概率总是存在的,原子弹一样也会“哑”。


“走,去看看。”


邓老很快就下定决心,要一探究竟。


其他人连忙拉着邓老,这个时候怎么可以去查看?


就算要去,也不是邓老这样的顶尖人才当先锋啊。


被拦住的邓老,没有办法,只能被安排了。


距离爆炸点百公里附近的临时观测点。


“丁小川,就由你带人前往爆炸点,必须保证科研人员的安全,能不能做到?”


啪!


一张看着像是四十岁的脸,依稀能看到是丁小川模样的jūn_rén ,身体绷直,敬了一个军礼:


“是,保证完成任务。”


“出发!”


丁小川带了十名大头兵,以及五位科研人员,坐上车,前往上百公里外的爆炸点。


此去必定是九死一生,也有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但这些人,全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丁小川等人前往爆炸点的时候,62小镇的计算机办公室,却是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随着周济民打开电路开关,显示屏亮起之后,江圣博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嗨了起来。


一连串的数字在显示屏上面快速闪过,虽然看不懂,但大家都非常欢喜。


只不过,很快大家就看到了显示屏黑了,紧接着便是卡死了一样,屏幕不停地闪。


“大家别急,这是正常的测试现象。”


周济民很澹定,他话音刚落下,显示屏很快又有变化了。


这次是变得正常多了。


开机之后,显示屏上面,显示了一点一点的闪动,好像是等待被编辑的样子。


“接下来怎么办?”


看到侯洪亮紧张的询问,周济民笑了笑,道:


“简单,这不是需要运算了嘛?那咱们测试一下?”


“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


很快,侯洪亮第一时间就输入了一组长长的数据。


显示屏上面,很快出现了一长串的数据,反应速度非常快。


导致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盯着,江圣博更是掐着自己的手表来看。


结果,眨眼的功夫,显示屏就出现了结果。


这强大的运算速度,太可怕了。


“每秒运算速度多少?”


看了看老侯一眼,周济民摇头道:


“也就三万次,不过,这只是最基础的而已,对了验算了准确率没有?”


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三年后,也就是65年,中科院才研发出运算速度定点运算9万次/s、浮点运算6万次/s的首台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


因此,三万次每秒的速度,实在拉胯。


侯洪亮眼眶红红地点头,表示他对这个数据十分熟悉,刚才就已经确认了,是正确的。


接下来,老侯又继续测试。


从三万次开始,一路往上飙升。


“十万次每秒了,济民,你们这次可真是了不得啊!”


对计算机比较了解的江圣博,浑身激动颤抖。


国外的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差不多也是这样的速度了吧?


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么把眼前的小家伙变成大家伙,很快就可以超越国外的计算机了。


难怪周济民说会是这是颠覆性的发明创造,现在看来真是不假。


此时的老冯,满眼呆滞,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幕。


太可怕了。


居然比外国人发明的计算机还要牛比?


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此时已经没人在乎老冯是什么想法了。


在事实面前,大家只想唱响胜利之歌,昂首挺胸地奔向远方。


所以,谁会在乎曾经那些鼠目寸光者的想法?


周济民也不会在乎,因为他相信事实会让所有人都闭嘴。


“十万每秒的运算速度就满足了?”


看了一眼众人,周济民轻笑道:


“老候,我想你肯定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数据需要演算吧?你相信我,这台小家伙,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真的?”


侯洪亮眼睛瞪得老大,嘴唇颤抖地再次确认道。


“放心吧,我说过了,肯定没问题。”


然鹅,悲剧的是,办公室内,突然陷入黑暗当中。


完全没有了亮光。


对此,周济民早有准备,连忙打开柜子,拿出里面的手电筒。


“大家都别慌,应该是电厂那边无法供应充足电力,因为电脑运行负荷太大了。”


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