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二百三十七章 雾都、替罪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 雾都、替罪羊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连续收了三次,周济民不得不继续追逐金枪鱼群,因为它们速度太快了。


发现这里不对劲之后,很快就逃跑了。


到嘴里的鸭子,他是不可能让它们飞走的。


追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把金枪鱼给追上了,但又遭遇了几十条大龙趸。


他自然不会客气,哈哈大笑地把它们全都收回空间了。


“哈哈,今天赚大发了。”


几百公斤的大金枪鱼,两三百公斤的大龙趸,这些海中巨物,还是毫无天敌的存在,难怪能长这么大呢。


而他已经连着收了不下十次,每次都是几十上百吨,特别是最开始的那几次,直接是三四百吨那种规模。


望着还剩下几条漏网之鱼,仓皇逃跑,周济民便放过它们了。


“希望你们逃得远远的,远离这片海域吧,多产崽.....”


今天这趟算是他出海这么长时间以来,收获最多,也是最快的一次捕鱼了。


一千多吨的海鲜,可以想象有多少大鱼了。


“不行,我得抓紧时间回去,就算贱卖也必须清空才可以。”


想到这里,周济民便不再迟疑,回到海面,拿出飞机,便开始准备起飞了。


两个多小时后,当他回到京郊城外的鸽子市门口时,已经凌晨四点多了。


平时摆摊的地方,只有零星几人,这些人应该是没有收到他消息的人,所以才会在这里徘回。


之前他就跟众多商贩说过了,要停一段时间,所以收到消息的人就没有过来了。


“今天要卖掉一千多吨海鲜,看来必须得想个办法才行。”


如此巨大的量,还是按照之前的做法,很容易出事。


所以,只能够启动之前购买的院子来贩卖了。


毕竟院子大,谁也不知道他屋里藏了多少海鲜,加上又是第一次在院里卖,消息没走漏的话,袖章队也不会来找他麻烦。


尽管领导层那边,已经吩咐过袖章队,不要管卖海鲜的这些人了。


可如果太过猖狂,或者价格飙升之类的事情出现,袖章队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于是,他赶紧跟人吆喝,说明了一下情况,又跑去鸽子市里面吆喝了几声,这才离开。


等他回到那个院子的时候,门口已经聚满了人,不少人都是拉着马车来的。


“大家伙都别拥挤,今天海鲜管够,而且不限量,不加价!”


嗡!


一众商贩顿时眉开眼笑,现场变得热闹起来。


等周济民推开院门,来到前院的院子里,里面已经摆满了桌子,桌上全是大鱼。


但无一例外,全都是用冰给包裹着了。


活海鲜也有,但离开了海水,其实活了多久,必须得当天吃,要不然,放不了多久的。


有钱人家,家里应该会有冰窖,但肯定不多,必须得是住四合院的那些大户人家才有。


毕竟这个年代,不少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住一个院落的,冰窖里的冰,都是冬天时采集起来的,等到夏天才用的。


只是现在已经九月份了,估计很多家庭,也没有多少冰了吧。


至于什么制冰机,那是不存在的,这玩意儿,内地的家庭肯定还没有呢,估计也就是那些大厂或者大饭店才有。


“同志,这金枪鱼怎么卖啊?”


“我都分好了,这是三百公斤一条的金枪鱼,三百块钱一条;两百公斤的是两百块钱一条……”


按条来卖,这样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这段时间以来,这些商贩跟着他倒买倒卖这些海鲜,应该也都赚了不少钱。


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拿出这么多钱来进货。


他没有分蓝鳍还是黄鳍,因为商贩们也不懂,就按照这个价格来,先到先得。


毕竟,有些肯定不止三百公斤,最先挑选的人,肯定能拿到最大的鱼。


比如有个商贩,率先出手,拿下了三百公斤当中最大的那一条,以及两百公斤中最大那条。


这两条金枪鱼加一起,估计都快有六百公斤了,可他才花了五百块钱,血赚。


有人行动了,剩下的人就不再犹豫了,纷纷出手。


从凌晨四点开始,周济民就没有闲下来过。


一千多吨的海鲜,太多了,三四条金枪鱼才一吨,空间里最少有四千多条这样的金枪鱼、龙趸等巨物。


而一个商贩,多一点的也就是拿走五六条金枪鱼,少的就是一条。


所以,最起码得几百上千个商贩才行。


可由于他前几天作妖,非说那天是最后一天了,导致今天来的商贩不多。


毕竟很多人都没有收到消息,估计这会儿正搂着他们的婆娘睡得正香呢。


饱暖思yín 欲嘛,赚到钱了,肯定是改善一下生活,不再那么辛苦了。


到了凌晨五点多一些的时间,周济民看了一下,大概卖出去六百多吨的海鲜了,这个速度其实也算可以了。


但门口却没人了,估计该来的人应该都来了。


正当他准备关门回家的时候,门口又来了几十号人,顿时让他惊讶了起来。


生意来了,那就继续卖呗。


好奇地询问了一下,他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更郊区的鸽子市,他们听到了风声,于是闻讯赶了过来。


听到这里,周济民开心不已,大手一挥,直接降价,按照八折价格批发。


此举引得众多商贩鬼哭狼嚎不已,但也更加热情了。


仅仅这几十号人,就消耗了近百吨的海鲜,购买力不是一般的凶残啊。


随后的半个小时内,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商贩,直到六点零六分的时候,周济民这才彻底卖完了今天的渔获。


一千四百多吨海鲜,只有三百多吨的杂鱼,按照一吨一千块的平均收入,也就是一百三十多万的收入。


钱是不少,但需要换成有价值的古董,却是极为不易。


也就是说,他想要把钱花出去,都挺麻烦的。


这年代的钱,购买力十分彪悍,房子的价格也不算贵,汽车等大件,他也不需要,因为家里有。


也就剩下古玩这东西,能够让他出手了。


可他需要的不是普通古玩,而是有价值且不太贵的古玩才行。


偏偏,那些珍品古玩,大部分都在有钱人家里藏着,他想要买回来,难难难!


把钱数好之后,他就顺手扔在空间,然后收拾了一下小院,关门上锁,转身离开了。


这个小院里面,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些桌椅等不值钱的玩意儿,估计小偷进来了,都会含泪离开。


回到南剪子胡同,孩子们已经起来做早课了。


他没有打扰她们,吃过早饭,他才跟孩子们说他要出差一段时间的事,让她们乖乖在家,照顾好mā mā 和妹妹之类的话。


孩子们顿时炸了,纷纷表示爸爸说话不作数,撒谎!


“你们记错了,我可没有说过我不出差。”


周济民微微有些头疼,但还是耐心解释了一下,接着又说起了外面的事。


“爸爸很快就回来了,到时候给你们带点外国的东西好不好?听说外国人喜欢养鸽子,鸽子象征和平………”


一顿忽悠之后,总算是暂时稳住她们了。


门口那边,鲁靖元过来了,表示时间不多了,要赶飞机。


“亲爸爸一口,爸爸就出发了。”


一个孩子亲一口,两个小宝宝也被他香了一口,顿时哇哇大叫,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生气。


他坐上车,还没出发,台阶上的五个孩子,眼眶里就湿润了。


等车子启动的瞬间,她们就憋不住了,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嘴里喊着爸爸。


周济民没有回头,他怕一回头,就再也走不了了,耽误了飞机的起飞时间,太不礼貌了。


小金鱼三兄妹,一人抱着一个,小娴她们想要追赶她们爸爸的轿车,也追不了。


只能留着眼泪,看着轿车渐渐远去,直到拐弯消失不见。


南苑机场,周济民的车子抵达这边的时候,大部分大老也已经到了,前后相差也就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此次带队的是文津街那个院里的其中两位领导,华老等好几位数学、物理等方面的权威都在,周济民的老师段学复也在队伍里面。


跟一众大老寒暄几句,周济民就躲角落里面了。


在场的众人,就数他最年轻,连那些办事员、翻译都比他大好几岁,所以,少说话,多看才是正理。


这次出行需要中转好多躺航班,先去南方的小岛,然后再换其他航班前往大不列颠。


小岛上有飞往大不列颠的航班,机票的事,不需要周济民操心,跟着队伍走就是了。


抵达小岛之后,周济民本以为会等待一天或者半天才会出发,没想到只需要等三个半小时就可以了。


很快,黄昏时分,飞机从小岛启德机场起飞,飞跃九龙城区,冲向更高的天空,往西边的欧洲飞行而去。


飞机上人不是很多,也就是七十多人而已,还有三四十个空位。


现在的飞机,大部分都是四千公里左右的行程,这是最远的航程了。


这意味着,即便是最大油量的航程,从小岛前往大不列颠的航班,也需要在中间经停才能抵达。


两地相距九千多将近一万公里,直飞的航班,按照九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大概十个小时左右可以到达。


但经停航班的话,就最少需要十七八个小时了。


何况,他们在中东附近机场经停的时候,还是等了七八个小时才顺利起飞,中途花费的时间,就超过了二十个小时才顺利抵达大不列颠。


不愧是雾都之城,周济民他们抵达的时候,刚巧就是伦敦绵绵细雨的时候。


这座城市只有在每年七八月份这两个月,才有可能看到晴天,其他月份想要看到晴天,确实很难。


还没出飞机,周济民就戴上了口罩,因为他不喜欢伦敦的天气和空气。


戴着口罩,可以避免接触到这边的有毒气体。


十二年前,伦敦烟雾事件,在短短五天的时间内,导致了四千多人的死亡,然而政府却是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才开始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也只是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生产浓烟的燃料。


烟雾产生的主要起因是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污染,如含铅量超标的汽油等。


其次则是媒这种燃料,工厂和家庭都在使用,导致产生大量有害的烟尘。


加上伦敦这个地方是处在死风状态,空气中积聚着大量的烟尘,经久不散。


即便距离伦敦烟雾事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但伦敦地区的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依然很多。


换句话说,在一九六四年的今天,伦敦的空气质量,依然堪忧。


“你怎么还戴上了口罩呢?”


段学复不是很理解自己这个学生的举动,华老等其他大老也都是好奇地看着周济民。


“来之前,我有关注过伦敦这边的资讯,看到了一篇关于伦敦这边的医院蓬勃发展的报道。”


众多大老听到他这么说,更加困惑了,这个报道跟他戴口罩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报道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伦敦这边的医院很多,并且在最近十多年发展非常迅勐,而且我关注到这些医院的招聘信息里面有提及,需要更多呼吸道方面的医生。”


“我就在想,为什么?”


面对这么多大老,周济民不慌不忙地接着往下说道:


“所以,我在小岛出差的时候,就去了一趟大学图书馆那边,翻阅了最近十几年的报纸、杂志、书籍等。”


“有几个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一九五二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一九五六年的空气清净法桉,以及最近这些年,伦敦日渐增长的汽车销量和毫无长进的汽油。”


“众所周知,现在大部分汽油中,含铅量都很重,这里面涉及到了排气催化转化器等技术,也是为何我们内地的转化器卖得好的原因之一。”


两位领导和办事员翻译等,听了之后,都十分懵逼。


怎么就讲到技术上面去了呀?


催化转化器又是什么鬼?汽油中的含铅量又是什么意思?


但是,华老等众多大老却是大概明白了周济民的意思,其中一位化学和生物方面的大老沉志云更是开口询问道:


“周主任,既然你都说了,催化转化器在这边卖得更好,那不是说明伦敦这边的空气质量不错咯?那为什么你还要戴着口罩呢?对了,你这个口罩我好像没有看过,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下飞机吧,我这里还有不少口罩,大家都戴着吧,安全第一。”


看着走了差不多的客舱,周济民摇摇头,没有继续解释,而是从包里拿出不少口罩,分派了出去。


他们一行人,总共是二十人,除去两位领导和三位办事员,剩下的十五人才是此次的主力军。


众人接过口罩,纷纷戴上,然后离开了飞机。


来到外面之后,呼吸到了这边的空气,有人好奇,打开口罩来测试了一下,却没有什么感受。


并不是周济民说的那么恐怖,需要戴口罩吧?


这一幕,自然是落在了周济民眼里,他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


外国的月亮跟内地的月亮是一样的,但就自然环境而言,现在的内地吊打欧美一切不服。


伦敦这个地方,更是污染源头中的源头,每天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没死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毕竟这里可是死风啊,压根吹不散,工厂和家庭,每天生产大量的烟尘,pm2.5早就爆表了。


可以说,生活在这里,真的是水深火热啊。


机场候机厅这边,有两位这边的办事员,准备好了接待事宜,一辆大巴车搞定了一切。


在别人的地盘,一切从简,大家都没什么好说的。


上了大巴车,都是自己人,于是众人又继续刚才的话题。


“刚才大家估计也是闻过这边的空气,似乎没什么问题,呵呵,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周济民冷笑一声,接着道:


“过两天我去买点东西回来,给大家做个小实验,你们就知道伦敦这边的空气质量有多么恶劣了。”


“而我们现在戴着的这个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绝大部分的有害物质………但是铅这玩意儿,我也无能为力。”


“不过不要紧,等回到京城之后,调养一番,问题也不是很大。”


面对周济民一惊一乍的说法,大家都很是担心。


毕竟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伤害可是非常大的。


可是在伦敦待久了的那两位办事员,此时却是有些害怕起来。


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来之前是不怎么咳嗽的,可到了这边后,经常咳嗽。


绝对是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问题。


“不用看着我,我不是医生。”


见那位办事员和开车的那位办事员司机,哀求的目光,周济民摇摇头,接着道:


“不过,我虽然不是医生,但是你们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容易解决。”


“每半年去医院体检一次,着重在呼吸道方面的检测……”


“其次就是中医调养,伦敦这边的唐人街应该也有不少中医药馆或者武馆,抓药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巴车在城郊附近的一栋独立房子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众人在伦敦这段时间的暂时住处了。


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这个年代,可没有领事馆,因为还没建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