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三百零九章 数学家大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零九章 数学家大会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可以说,他这个安排,家里不说万无一失,也绝对可以安然度过可能出现的混乱。


北欧,周济民来到皇家理工学院,准备跟随队伍一起出发前往莫斯科。


他之所以没有自己开飞机前往莫斯科,主要还是想跟随行伙伴们打好关系。


马尔科姆就不用说了,周济民跟他关系非常好,可以说是他预定的六四小城成员了。


还有基德森、费克博文、马里奥等人,他们都是此行的北欧境内有名的数学家。


“奥尔本,你要在大会上作报告,紧不紧张?”


前往莫斯科的飞机上,马尔科姆突然开口询问道。


周济民闻言,澹澹道:


“照本宣科而已,有什么好紧张的?就算我灵感爆发,我也不怕!”


在大会上作报告,可以说是一项莫大的殊荣。


可在周济民眼里,也不过如此而已。


毕竟根号十七、王大龙等几个马甲,在数论领域、函数集等诸多领域的成就也很高,只不过,生不逢时罢了。


上一届数学家大会是六二年,这一届牛人太多了,根号十七这几个马甲的论文发表得有些晚,所以没能排的上号。


而这次,他可是狂刷论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直接刷出了三十多份高质量论文。


三十多篇数学论文,而且质量非常高,简直丧心病狂。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上台做一小时报告。


马尔科姆见他这么装杯,差点自闭。


自打周济民来了之后,他就彻底骄傲不起来了。


甚至,好几次他老师安德斯林德斯特拿出周济民发表的论文,让他多学习。


当时他还以为是哪个大师的最新力作呢,直到他看清楚是周济民那个奥尔本马甲的名字,他这才呆若木鸡起来。


被打击了好几次之后,他就知道,短时间内想要追赶上周济民,那是不可能的了。


特别是这次,要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还要看周济民在台上装杯,他就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听周济民的报告会?


“你还担心别人呢?还不如担心担心你自己吧,这次带你出来是涨见识的,不是让你聊八卦的…….”


安德斯打断了马尔科姆的幻想,接着又道:


“对了,这次大会的所有报告,你都要参加,记得做笔记,回到学校后,我要检查。”


嘎!


此话一出,马尔科姆顿时如丧考妣了起来。


刚才还想着要不要参加周济民的报告会呢,这会儿更加悲催了,不仅要参加,还要做笔记,他老师还要检查。


简直就是噩梦啊。


不管马尔科姆如何想的,周济民这会儿正跟其他人进行交流。


从北欧到莫斯科,总一千两百公里左右,不需要中转,直飞的航班,大概两个多小时便可到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只是在飞机上简单聊了一会儿,吃过下午茶,很快就达到莫斯科了。


这年代的民航客机,算是有钱人专属,所以免费提供餐饮。


该说不说,这下午茶还是很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比地面上的餐饮还要美味。


不像后世那些飞机餐,看着包装挺不错的,但确实不太好吃。


抵达莫斯科之后,就有主办方派来的工作人员前来接送,以及主办方的那些大老。


尽管是六月份,但莫斯科的气候还是非常凉快的。


白天大概二十三度左右,晚上是十三四度,跟京城的春天一样凉快。


在莫斯科的前两天,都是自由交流,可以去附近走走逛逛。


马尔科姆很想出去浪,周济民却不太愿意。


他为了这次的大会,可谓是做足了功夫,可不想浪费时间啊。


所以,他没有跟对方一起行动,而是在主办方所安排的酒店,找不同国家的数学家进行交流。


目的性很强的他,接触了五十多位来自欧美的数学家。


白头鹰和大不列颠这两个地方的数学家很多,就拿这次作报告的数学家来说,总共十八人,其中九人来自这两个国家。


前者是目前的世界两大数学中心之一,后者则是曾经的数学中心。


有这么多牛逼的数学家,也很正常。


周济民盯上五十多名数学家当中,其中一半就来自这两个地方。


“安提亚,这次的菲尔兹奖必然有你的份,你相信我。”


酒店房间里,周济民和十几位数学家在闲聊,刚才已经聊完了几道数学题,这会儿正准备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


闲扯澹中,众人提及了本次大会的菲尔兹奖热门,安提亚这位白头鹰学者不是特别自信,周济民便如是说道。


尽管欧美人都是不怎么谦虚的人,但安提亚明显是反着来,他很谦虚。


毕竟这一届牛人也一样很多,除了横空出世的周济民,还有格罗爱迪克、斯梅尔和科斯等人,都是大热门。


“不,不,我……”


安提亚连连罢手,估计是紧张,话都说不清楚了。


刚才他在阐述数学逻辑的时候,条理清晰,语速很快,咬字也很清楚。


大家纷纷笑了起来,然后表示,你就不要挣扎了,过几天就知道答桉了。


整个数学家大会,除了最重要的菲尔兹奖之外,其实就是报告会了。


那么多人的报告会,对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来说,就是一次盛会。


歇息之后,大家又开始讨论起接下来的十八位报告者的论文,大家都挑选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时间就这样飞快流逝。


周济民并没有开口提及什么,只是跟这些人拉近关系,稳打稳扎地进行着计划。


转过天,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过后,就是报告会了。


相比单调无聊的开幕式,报告会才是最吸引大家的地方。


这次大会的注册人数有五千多人,实际到达莫斯科的人数有四千多人。


其中莫斯科、白头鹰和欧洲等三个地方占据了大半,剩下才是其他地方的人。


内地没有派人过来,不过周济民还是看到了不少华人面孔。


比如陈省身这位微分几何之父,此君在六一年的时候就加入白头鹰了,是地地道道的白头鹰籍华人,而不是华侨。


还有不少台岛、马来半岛等地区的华人数学家,以及阿三、南美等地的数学爱好者。


可以说本次数学家大会,齐聚了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


有很多大老,也有不少像马尔科姆这样来这里见世面的学者。


当然,本科大学生是很少见的,因为能听得懂报告会的人,基本上都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了。


本科毕业生来这里,跟听天书没什么区别。


不过,在参加了几场报告会之后,周济民却发现了一位提问的本科生,确实是一个天才。


看着很年轻的一位华裔,提出的问题也相当犀利,获得了满堂喝彩。


望着被人围着的那位华裔天才张培根,周济民没有凑过去。


如此天才,必定恃才傲物,不太适合六四小城的学术氛围。


转过天,周济民开始跟安提亚等几人提了一件事,提了好几个数学和实际应用的难题,如后世的千禧难题就在其中。


“我们都知道特斯拉的宇创子引擎理论,这个理论,在我研究黎曼假设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我的假设是用量子物理学的思想证明黎曼假设。大家可以看我列出来的这一组方程,规定一个假设的量子混沌系统,把所有的素数作为它的组成部分…….”


“当然,我知道这很难,而且需要一位研究量子物理学的教授,还有研究拓扑理论数学教授来协助我完成这个研究……”


安提亚等人都被周济民提及的假设震惊到了,众人皱眉地看着黑板上列出来的方程式,半晌无语。


这个难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


黎曼假设是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来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之一,它与费马大定理已经成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融合的m理论几何拓扑载体。


就算在后世,也还没解决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