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兼职艺术家 > 第492章 陈王与白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2章 陈王与白帝

  兼职艺术家

饥鸡盗稻童筒打。


这个上联简略生动地描述出了一个生活场面:


饿慌了的鸡偷食了稻谷子,一个小孩用竹筒追着打。


其中用到了四个名词:鸡、稻、童、筒。


还有一个形容词:饥。


以及两个动词:盗、打。


此外,这七个字里还有三对谐音:“饥”与“鸡”,盗”与“稻”,“童”与“筒”。


讲道理。


光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前置条件下作对,已经是颇有难度了。


更别说这幅下联,还必须达到上联的谐音标准,着实是让人看着就头疼。


林知白有系统兜底,哪里不会点哪里,自然是不慌不忙,不过李柏等人的脸色却是瞬间大变。


这不是他们一时半会能想出来答案的。


哪怕有十分钟的构思空间,也依旧是嫌短的。


但主持人可不会管这些,他在徐海云出题后便开启了本题的倒计时。


直播间里。


解说们忍不住感慨:


“这个上联的难度不简单啊。”


“主要是前置条件实在是太多了。”


各洲的观众更是脑袋瓜子嗡嗡的,这题他们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甚至都没太看明白,还是听了解说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太难了!”


“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


“最夸张的是,要有对应的谐音!”


“谐音梗其实不高级,但用在这个上联里却恰到好处。”


“这几位能想到下联吗?”


“不好说。”


“该不会全军覆没吧?”


“应该不至于!”


“动了,林知白动了!”


就在弹幕纷纷中,林知白提笔,大家通过镜头看到他在纸上缓缓写着:


暑鼠……


部分观众忍不住笑了,生怕林知白要写的是“暑鼠我呀对不出来”。


好在此“暑鼠”非彼“暑鼠”。


林知白所写的下联是:暑鼠凉梁客咳惊!


观众还没有完全看明白意思,直播间的解说眼睛便陡然间亮了,下意识高呼道:


“妙啊!”


“这个对句也有三对谐音!”


“暑与鼠,凉与梁,客与咳,足与上联匹配!”


“暑作形容词,形容天热,后面的名次和动词也完全对得上!”


“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老鼠觉得太热便去梁上纳凉,结果客人用咳嗽声吓跑了它。”


“林知白老师的这个下联,和徐海云老师的上联放在一起,竟然是如此的和谐,共同构成一幅极富乡村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


各洲观众一想。


果然是这样的!


这个下联,和上联仿佛是天生一对,实在是太精妙了!


“还得是林知白!”


“我瞅着林知白越来越像是夺冠热门啊!”


“林知白的围棋都能夺冠,在之前谁知道他会这玩意儿,更别说他的对联早就名声在外了!”


“牛啊!”


“这脑子怎么长得?”


“反应也太快了吧!”


“感觉每次他都能在五分钟内对出!”


“哦,李柏也对了一个。”


“这个下联,感觉没有林知白的贴切。”


林知白这个下联太完美了,对比之下李柏的那个就差了点意思。


不过李柏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十分钟过去,除了他之外,其他几人对的也都十分勉强。


不是名次形容词错位,便是没有做到三组谐音之类。


这种情况,评委都是会酌情打分的,不会直接给零分,毕竟对联要真的百分百严苛起来,那就失去了这个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文艺项目之“消遣”意义。


最终。


林知白本轮10分。


李柏本轮8分。


牧野风本轮5分。


陈玲本轮5分。


大熊本轮3分。


毕竟再严格的评委,也挑不出林知白的毛病,不像其他几个,多多少少有勉强之处。


“诸位!”


当徐海云这道题结束,接下来轮到林知白出题了。


不过主持人却没有第一时间让林知白出题,而是笑着开口道:


“相信细心的观众应该已经发现了,这几道题下来,林知白老师已经累计获得了五十分,这意味着他一定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第三轮……”


每人只能答五道题。


因为轮到某人出题的时候,他是无法得分的。


而林知白已经答满了五道题,次次都是满分,不像其他几位,多多少少的都有丢过分。


哪怕是徐海云,目前也只是39分而已,毕竟他在牧野风那道题上丢了一分。


没错。


就是这一分之差,导致了徐海云本轮无法第一!


就算林知白一会儿的出题他能够拿到十分,最终总分也不过才49分。


这就是高手对决。


丁点失误都不能有的。


出现失误,就要承受代价。


而徐海云失误的代价就是,林知白会被保送到决赛,他则大概率还要和李柏pk!


对此,林知白也是微微一笑,“接下来,轮到我出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着。


林知白开始思索,用哪个上联。


烟锁池塘柳?


好吧,这个以前用过。


今天规则上,好像没有说不许用,毕竟自己就是这个千古绝对的“原创”,但林知白很担心他真用了其他人会当场抗议。


整个简单点的吧。


反正自己已经保送决赛了。


能不能难倒这帮人,都影响不到自己。


念及此。


林知白提笔写下几个字: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


解说看到这个上联噗嗤一声就笑了起来,各洲观众也是瞬间大乐。


“哈哈。”


“他还皮起来了!”


“这个上联是最没有文采的!”


“感觉也是最没难度的。”


“兄弟你认真的嘛,这还没难度?”


“确实没难度啊……嘶……卧槽!”


“东西南北都被包括进去了啊!”


“现在还觉得简单吗?”


刚开始觉得简单的已经不说话了。


解说笑道:“虽然林知白老师这个上联看起来比较俗,但我们都知道他是故意的,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上联,包含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而且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人在津津有味吃西瓜的意境,要说什么下联合适,感觉上很简单,但一时半会的还真不容易想。”


现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