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 第一百章 小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章 小年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腊月二十三凌晨,老赵家小龙虾馆。


“今年的年终奖是一个月的工资!每个人额外发一个月工资!”


赵文牧大声宣布这一结果。


大厅里又一次充斥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年轻一些的张晓彤、宋卫星和没有名字的小伙计,更是兴奋地脸色潮红,不停拍着手。


一个月的工资,意味着少则两三百,多则五百块。


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卷卷大团结很快分发下去,不仅如此,赵文牧还针对每个人的情况,说了一些鼓励、指导的话。


大团结是最能给人安全和温暖的东西,如果一卷不够,那就再来一卷好了!


抓着手里的钞票,人们甚至不禁怀疑这恍如梦境的几个月是否真实存在。


“年终奖发完了,接下来发过年福利!”


“过年福利有大米、油、猪肉、白糖、棉布、红糖、瓜子...福利按人头发放,每个人都一样多!”


赵文牧报出一长串年货来。


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差不多够一家人凑合过个年了。


而且,实物的冲击性远比金钱要大!


哪怕每个人发到手的物资价值也就三四十块钱,可这一样样沉甸甸的年货发到手里,那是真真正正满满的幸福感。


是真的沉甸甸,光是大米每个人就有50斤!


大家伙儿领到东西,暂时也不用搬到宿舍,就放在这儿,明天用骡车直接运回去就行。


虽然已经这么晚了,一群人还是兴高采烈地聊到了三点多。


然后在温暖如春的店里将就着睡了一觉。


天蒙蒙亮,就迫不及待地回家了。


因为今天是,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传统小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稚童清脆的声音在村里到处回荡。


小年一到,过年的热闹气氛便浓郁起来了。


小年,齐鲁地区有在这一天祭灶的民间习俗。


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帝报告地上一年的事情,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或辞灶。


这一天有吃糖瓜的习俗,意思是让灶王爷吃了糖瓜嘴甜一点,“上天言好事”,别打小报告。


糖瓜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赵子孟、子婷和张远明最喜欢小年了。


或者说小孩子最喜欢小年了。


在这个时候,他们能吃到心心念念了一年的糖瓜、蜜枣、蜜三刀、水果糖等甜食。


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一年里也就只有小年这天能吃到这些东西。


从这一天开始,民间就开始忙年了,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春联、蒸年糕、蒸馍馍,年味越来越浓。


这个年代,物质虽然不丰富,年味确实特别浓。


大人小孩都在盼望着过年。


跟后世完全不一样。


后世很多成年人,其实是讨厌过年的。


过年,要去面对整年整年都没有什么交流的“亲人”。


要被三大姑五大姨催结婚、催生娃。


一些事情,似乎除了自己不着急以外,所有人都在替自己着急。


过年,感受到的是焦虑与无奈。


所以,很多人开始讨厌过年。


不仅如此,各地莫名其妙的禁燃令,也是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


至少,所谓的环保,根本住不住脚!


这个年代,大家虽然穷,却可以开开心心的放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时不时在村子里响起。


偶尔路边的泥土、冰块,亦或是粪坑,会突然被爆竹炸起。


路过的大人就会一声大喝,咒骂着是谁家的小孩子这么不讲公德。


小年辞灶是一个标志性的节日,在以前,要回家过年的旅人,一定要赶在这一天回家,民间有“辞灶不辞在外面”的说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