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疍家渔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五十一章 疍家渔排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与渔排有着相当的距离。


这边停泊了几艘大型船舶,造型有些像那种有着大露台的游艇。


这些,是专门做餐饮的花艇。


也是海上的移动餐厅。


船尾插了一根根黄旗。


好在这些船很大,又停靠在岸边,摇晃程度微不可查。


赵静不至于晕船。


抱着小囡囡,搀着媳妇,走上甲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摆了七八张桌子,已经有不少人在吃早饭。


不一会儿,疍家最经典的艇仔粥、紫苏炒田螺、疍家糕和疍家腊鸭扎就上来了。


“三哥,你给讲讲这几样吃的呗?”


赵文秋一边嘬着田螺,一边对赵文牧说道。


几个人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慢慢享用美味。


紫苏炒田螺,他们这一群人里面,大多数人都吃不习惯。


只有赵文秋最喜欢这种怪怪的味道。


“好呀!”


赵文牧本就是做餐饮起家,疍家菜他还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首先,疍家人既然漂泊在海上,他们的食物自然以海鲜为主,强调‘不时不食,不鲜不食’,新鲜和原汁原味,是它最大的特点。”


这是合理推理的结果。


新鲜和原汁原味,本就是粤菜的一大特点。


生活在海上的疍家人,说好听点是追求自然,说不好听的,就是没有别的调味品。


所以,疍家菜必然追求新鲜和原汁原味。


“这个艇仔粥,应该是用鱼肉熬制粥底,用滚粥撞熟粥料。”


“将生鱼片、叉烧片、土鱿丝、海蜇放在碗底,把滚烫的粥冲入,碗里食材一烫即熟,混杂的新鲜海鲜与粥完美融合,入口是满满的鲜甜。”


这个粥确实很好喝。


所有人赞不绝口。


太新鲜了。


这是当然,新鲜的食材,当场用滚烫的白米粥烫熟。


能不新鲜吗?


“客人,不是用鱼肉熬汤底哦,是用鱼骨熬的,鱼骨熬出来更鲜香。”


正在烫粥的阿姨纠正道。


有的粥里还会放入油条或者花生,根据客人的喜好来。


赵文牧他们要的是原汁原味的艇仔粥。


“至于这个疍家腊鸭扎,用到的是鸭头、鸭肝、鸭中翅、鸭肠、腊肉,看这样子应该是跟大米一起蒸煮制作的。所以,鸭头、鸭翅融合了腊肉的油脂,又浸透了米饭的清香。油润香滑、回味无穷,确实不错!”


众人一边品尝着腊鸭扎,一边听着赵文牧讲解。


这顿饭真是受益匪浅。


“啪、啪、啪”


鼓掌声从旁边响起。


抬头看去,原来是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年胖男人。


看穿着打扮,是船上的厨师无疑了。


“客人,你讲得太好了!这段话我们以后可以拿来当宣传语了!”


赵文牧笑笑。


“过奖了过奖了,这边的东西确实好吃!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


几个小姑娘纷纷点头。


胖厨师更高兴了。


脸上都笑出褶子了。


“这些食材为什么大多是一些边角料呢,像什么鸭头、鸭翅一类的?”


荣欣怡十分耿直地问道。


胖厨师闻言没有生气,而是认真解释道:


“疍家人生活条件艰苦,这些边边角角的食材也不能浪费,就会努力琢磨出一些方法来,力求化腐朽为神奇,让这些边角料变成美味。”


荣欣怡闻言肃然起敬。


手里已经啃完正准备扔掉的鸭头,又放回了嘴里。


不能浪费,再啃一遍!


“先生,这疍家糕不知道你了解吗?”


胖厨师看向赵文牧。


“疍家糕我还真不了解,这看起来有点像年糕,入口软滑,又有着浓郁的米浆香气,然后是腊味、虾米的鲜香,层层味觉在舌尖上绽放,让人惊喜连连!”


疍家糕的具体制作过程,赵文牧自然是不了解。


但对它食材、味道的评价,却是十分精准。


“这疍家糕,又叫“撑粉”。说的其实就是疍家糕的制作过程,需要用竹竿不断搅拌米浆,疍家人认为这种搅拌米浆的动作很像划船,于是就有了撑粉这个称呼。”


胖厨师解释道。


“嗯,这样搅拌应该既可以防止焦糊,又能让口感更加顺滑吧!”


赵文牧附和道。


“对对!”


胖厨师接着说道:


“以前疍家糕只有米浆,不添加别的东西。但是这些年生活条件变好以后,人们就开始试着添加一些青菜、虾米、腊肉或者海鱼、香菜,让味道更加丰富。”


“这一碟疍家糕,需要浸泡7、8个小时,还要拿着竹竿用力撑粉一两个小时,等它自然凉透以后,再制作成形,可是很不容易!”


赵文牧点点头。


做餐饮就是这样。


赚的其实是个辛苦钱。


哪怕是老赵家小龙虾馆,十几个人辛苦一年赚到的钱,也远远比不上去小岛上进一车走私货来得多。


吃过这顿早午饭,众人回到蟠禺城区。


了解下午拍卖会有关情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