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214章 超级版《燕京土着》【为盟主“祖国让”加更,19/6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4章 超级版《燕京土着》【为盟主“祖国让”加更,19/62】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唐云风把自己的来历一介绍完,直接震惊了不少台下的观众。


相声歌手。


这词儿可太新,太怪了些。


相声演员专门跑来唱歌?


而且还是这种原创性质的唱歌比赛?


没听说过呀!


相声演员不是只会学唱几句别人的歌吗?


什么时候变得又会唱又写啦?


最后,有人发现海选时根本没见过唐云风。


于是,很自然的得出一个结论:他是台长的小舅子!


对,这么一想,一切便都合理了。


不管台下议论纷纷,作为主持人的张大伟,终于醒过味儿来了。


这天聊得邪性!


当下,不再搭茬,说了一句“请开始你的表演”,直接转身下台。


唐云风看着他抬手擦汗的小动作,心中有些憋笑。


这真不怪我。


是您非要问的。


问了我不回答,那便是不给您面子。


咱江湖人能干这事儿?


广告打完,唐云风觉得通体舒畅。


不过,这还只是开胃小菜。


德芸社穷呀。


缺钱,缺演员,缺粉丝,啥都缺。


眼巴前,难得有这么个机会。


而且还是这种大场面,既然来了,那不好好利用一番,有点说不过去吧?


继续吧,您呐!


唐云风朝音响师点头示意,前奏音乐适时响起。


三弦的粗犷豪放,四胡的古朴悠扬,琵琶的清脆亮丽,让曲调变得若即若离。


离,则听虚无飘渺的轻柔。


即,可感荡气回肠的铿锵。


三音交汇,怎么一个“妙”字了得!


纵使唐云风不是第一次听这伴奏,此刻依然闭着眼睛,一脸满足的表情。


而台下的观众们,则更加动容。


民族乐器没落如斯,这些打小听惯了各种西洋乐器的观众们,直接被这独特的乐声给惊呆了。


这是什么声儿?


这是什么乐器?


瞬间,根本无需人招呼,全场安静成一片。


如果你以为就这?


那也太小看唐云风了。


前奏三小节刚过,老燕京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仿若从遥远的胡同深处传来。


声音隐隐,但味儿很地道。


但凡住过胡同的直接燕京人,无人未听过这声音。


只是如今的世界繁华如斯,这些只存于记忆深处罢了。


现在,被这声儿一勾搭,台下不少人,脸上满是怀念的表情。


如果你以为就这?


那依然太小看唐云风了。


二十秒前奏一过,该唱主歌了。


唐云风运气捏调,标准的京韵大鼓戏腔,张嘴便来。


切一片西瓜四五两


真正的薄皮脆沙瓤


两句戏腔一过,他直接转成流行唱腔。


当四合院的茶房飘着茉莉花儿香


夏天的炎热全部被遗忘掉


旋即,戏腔再来:


酌一杯佳酿漂远方


胡同里酒香醉人肠


唱罢,流行唱法再接:


当老城角的夕阳回荡拨浪鼓儿响


bj的土着有一点点感伤


这节奏得太快了。


拢共只有八句歌词,唐云风却两句一变,愣给换了四次。


更难得的是。


甭管是戏腔,还是流行腔,他都唱得很正宗,很有味道。


更更难得的是,他每两种唱腔中间的切换,完全是不留痕迹的。


台下的评委也好,观众也罢。


无一人分神,全都屏息盯着台上。


如果你以为就这?


算了,不说了。


就在唐云风词音落之际,早等在旁边的于慊,直接张嘴接腔。


不过,这回不是戏腔,也不是流行,而是说唱。


我一个人蹲在墙根儿没人der


眼睛愣着神儿心中纳着闷儿


……


豆腐脑一块钱一碗


风声中飘着京韵大鼓的小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