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262章 小刀拉屁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2章 小刀拉屁股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歌曲越唱越熟,水平貌似也在提升,还有极佳的嗓音托底,所以即便简单的设备,效果也非常不错。


这让众人听得很是满意,其中也包括金纹声。


他年纪大了,平时是不怎么听歌的,尤其这种流行歌曲。


但这首歌,他却出奇的喜欢。


里面那些鼓点,那些戏腔,那些歌词,怎么听怎么感觉亲切。


就是……味道还差点。


“唉,老祖宗的好东西呀,都快被子孙们丢光喽。”


“是时候让这些小年轻,听听真正的评书了。”


很快,一曲唱罢,全场掌声热烈。


唐云风深鞠一躬,退到旁边的小板凳上坐下。


金纹声提一提前襟,昂首挺胸上台,再大马金刀的在高椅上坐下。


老爷子身体非常瘦,但那股强大的气场,又稳如一座泰山。


待到全场动静稍弱,手中的醒木直接往桌上一拍。


“啪~”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列位看官,打今儿起,由我给大伙儿说一部长篇侠义小说《三侠剑》。”


“江湖自古多儿女,侠肝义胆现柔情,《三侠剑》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清朝康熙年间。”


“话说那是六月份,在昆明通往南京的官道上……”


唐云风听到《三侠剑》,心里顿时喜出望外。


因为这部书真就是经典中的经典,而且现在很少有人在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它最早是由清末民初的艺人张杰鑫,根据《施公案》和《彭公案》改编而来。


同时又集纳了《双镖记》、《永庆升平》等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大杂烩。


连书中的人物也没有原创,多为其他书中的角色,或是他们的先人祖辈。


但张杰鑫身为“评书三杰”之一,才华横溢,技法超群。


他在改编时,便把自己所有说书的经验和技巧,全都糅合进去。


怎么勾人怎么来,怎么出彩怎么来,怎么好使怎么来。


于是,杂着杂着就杂成了经典,成为20世纪初红极一时的书目。


未来单老先生也专门录过这部小说,还有人出了一部《后续三侠剑》。


反正好东西就是好东西,过多少年都勾人。


也不管你七老八十,还是一二十岁,谁听谁入迷。


很快,江湖的刀光剑影,便让听众沉浸其中。


而全场唯一还算清醒的,只有唐云风。


外行听热闹,内行瞧门道。


他可是带着小本本,来学老爷子的手艺的。


起初听的比较迷糊,后来渐渐的,真就听出了几分门道。


评书跟单口相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评”字。


说书人需要跳出故事,对人物和剧情进行品评。


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人生感悟,得说出让人信服的道理来,才算够味儿,才压典。


所以好的说书人都得有文化,也才配被人称之为“先生”。


而压典的另一个方式,那就是……年纪。


评书属于养老不养小的行当,年轻人在台上谈古论今,肯定不“压典”。


台下坐着的观众都比你岁数大,你在台上批谈论讲,没人信服的。


这方面,唐云风比不了金纹声,也学不了。


但老爷子的表演技法,那可有的学。


从起头的定场诗,到后面的开脸儿、摆砌末、赋赞、垛句……


每一个哏节上,都拿捏的精准娴熟,又潇洒自然。


唐云风越学越佩服,感觉太长见识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