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 第265章 锻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5章 锻炉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锻炉乡有七座锻炉,这件事已经二十多年没变过。


“七座锻炉”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实打实存在的七座锻炉,同时也代表七家作坊。


自打二十年前[波尔坦·梅杰里]迁炉到热沃丹,[彼得·冈察洛夫]一跃成为锻炉乡首富。


老冈察洛夫有三个儿子长到成年,全是干活的好手,而老冈察洛夫也很能积攒家业。


父子四人齐上阵,把作坊搞得红红火火。


十年前,老冈察洛夫更是不吝重金,从钢堡请来匠师打造了锻炉乡第一具水力锻锤。


从此之后,他家作坊里“咚咚当当”的声音就没停过,其余作坊更加比不过他家。


老冈察洛夫前年于睡梦中安然离世,目前锻炉由他的大儿子打理。


除开兄弟三人,冈察洛夫家还有九名助手、学徒,是锻炉乡公认的头号作坊。


锻炉乡最小的作坊则是[维尼修斯]家。


年轻时,保罗·维尼修斯也是顶呱呱的铁匠,手艺比波尔坦还棒。


当年冶铁,就是波尔坦、维尼修斯、冈察洛夫三人合伙修起第一座冶炼炉。


后来波尔坦迁炉到热沃丹,保罗·维尼修斯则开始酗酒。


老维尼修斯的身体被喝垮、精神也随之残碎。五年前他死了,人人都说他是喝酒喝死的。


现在维尼修斯家只剩下小维尼修斯和两名未成年学徒,勉强支撑着作坊。


……


得知三位保民官到访锻炉乡,七家作坊的主人都急忙赶来镇公所迎接。包括冈察洛夫三兄弟,还有小维尼修斯。


作坊主们吃惊地发现:老波尔坦先生居然也来了。


差不多已有十年没人见过老波尔坦,许多人都说他死了,但就是没人参加过他的葬礼。


冈察洛夫三兄弟、小维尼修斯等新一代的[锻炉主人]纷纷来向老波尔坦问好。


波尔坦老了,他的伙伴们也老了,都老得再也干不动活。


有的人把锻炉传给儿子、女婿,有的人的锻炉被转手卖掉。


锻炉主人齐齐换掉一茬,现在全是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在管事。


温特斯陪在老铁匠波尔坦身旁,留心观察着各个作坊主,尤其是冈察洛夫三兄弟。


锻炉乡的七位作坊主皆归属于一家[同业行会],铁峰郡铁匠行会。


不仅是他们,其他下级村镇铁匠——例如狼镇铁匠老米沙——也都是这家行会的成员。


铁匠行会的第一任会首自然是老波尔坦,如今名义上的会首是绍沙。


但是绍沙没有岳父那样高的威望,他的锻炉也不在锻炉乡,所以锻炉乡的铁匠都以冈察洛夫家马首是瞻。


温特斯坦然自若打量着冈察洛夫三兄弟:老二、老三看模样都是急性子,大哥倒是很稳重。


至于小维尼修斯……这人看起来很疲倦,肩膀和脊背都塌着,而且不爱说话,没给温特斯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温特斯到锻炉乡没什么正事,就是顺路过来瞧一眼。


毕竟锻炉乡是郡里唯一能制造大型铁器的地方,他还是蛮好奇的。


他还打算去附近的军屯村转一转,看看秋耕情况。


“阁下,您的冶炉进展如何?”大冈察恭维地笑着,主动来向保民官问候。


冈察洛夫的长子身材高大、臂膀健硕,唯独眼睛有点小,一笑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了。


听到大冈察的问题,其他作坊主们都竖起耳朵等着回答。


“我估计是要失败。”温特斯轻笑道。


此话一出,气氛骤冷。


倒是温特斯的语气轻松:“问题不大,再来就好。”


大冈察讨好道:“我父亲总说,越是失败,离成功就越近。铁料更便宜,对于我们这些铁匠而言是天大的好事。我们都等着您的好消息。”


“承你吉言。”温特斯矜持地笑了笑。


作坊主人们也都陪着笑,小小的镇公所被笑声填满。


安德烈站在温特斯身旁,发出一声冷哼。


锻炉乡的[作坊主团体]与新政权的关系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外热内冷、公事公办。


对于仅下辖两个村子的锻炉乡而言,七座锻炉显然太多。


因此锻炉乡产出的铁器要靠其他村镇消化,锻炉乡也主要生产那些小铁匠铺不便制作的大型铁器。


锻炉乡要卖铁器,温特斯要买铁器;


锻炉乡害怕“叛军”痛下杀手,温特斯也不想看到“锻炉”熄火。


双方由此形成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无言默契。


简单聊过几句后,温特斯提出想去参观各家作坊。


大冈察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一口答应。他既然同意,其他作坊主也就没人反对。


铁匠作坊大同小异,哪怕最大的冈察洛夫作坊和狼镇老米沙的小铺子也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紧绷脸颊的男人围着炽热的金属劳动。


作坊里无非是那几样东西:锻炉、铁砧、模板以及各种专门的小工具。


唯一有趣的玩意是水力锻锤。


从十年前老冈察重金请来钢堡匠师打造第一具水力锻锤开始,水力锻锤就在锻炉乡遍地开花。


因为这东西的原理和机械机构并不复杂,看一眼就能明白。


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建造、维护都要花钱,像狼镇老米沙那样的一人小铺子玩不转。


还没进镇子,温特斯就看见河畔那一座座水车,所以他才主动要求参观作坊。


“阁下,请看。这就是我父亲从钢堡请名匠来打造的锻锤。已有十年了,但仍旧是锻炉乡最好的锻锤。”大冈察自豪地介绍一具锻锤。


温特斯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这锤头,挺重的吧?”


“当然,三百公斤的锤头。”


“嚯,三百公斤,了不得!”温特斯眨着眼睛,好奇地询问:“能不能让它动一动?动起来一定更了不得吧?”


大冈察自是答应,他带领几名学徒一番忙活,作坊外面直径足有三米的水车开始缓缓转动。


巨大的力量通过铁轴、减速齿轮以及一连串曲柄和连杆传递。


最终,沉重的锤头被唤醒,带着无可阻挡的气势,一下接一下砸向铁砧。


一名学徒夹着炽热的、明黄色的钢块放在锤头下方,便随着敲击的闷响,条铁先被墩厚,然后被一点点砸扁。


“犁铧就是这样造的。”大冈察讲解道:“接下来的弯折、钻孔、开刃都得靠人工。”


温特斯背着手连连点头,口中啧啧称奇。


其实他是在身后掐脉搏计时,他的脉搏跳七十下——大概一分钟,锤头重复了一百零四次上下运动。


“劲够大的!”温特斯随口问:“怎么调整力量。”


“呃……”大冈察憨笑着:“调整水量。”


“你家只造犁刀?”温特斯在冈察洛夫作坊参观一圈,没发现犁车,只看到有犁刀。


“重犁车造起来太麻烦,所以我们七家作坊各造一部分。”大冈察小心地解释:“我家锻锤比较好,专门造钢犁铧。还有专门造轮子、车架的作坊。”


“斧子、镰刀之类的小件呢?”


“那些都是各家单独造。”


七家作坊参观完毕,温特斯没再多停留。


这是他与锻炉乡作坊主们第一次见面,双方对彼此的印象都还可以。


时候差不多,老铁匠波尔坦有些疲倦,打算返回热沃丹。温特斯则拉着安德烈和梅森学长,准备去附近的军屯村瞧瞧。


三方就此别过。


温特斯几人骑着马刚离开锻炉乡,安德烈立刻沉下脸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