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84章 世家投吕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章 世家投吕光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眼看军方预算成功定下来,而百二十万贯钱财眨眼间少了一小半儿。


这下让其余各曹瞬间紧张起来,争先恐后欲先提出自家预算,不成想好事竟落到尹景头上。


“接下来该学曹了,先让尹景大人介绍吧。”


尹景一听到自己名字,立即起身道:“主公,学曹计划今年招募五百名夫子,以保证各县蒙学堂内,至少有十到二十名夫子。”


“招募夫子,加上筹建蒙学学堂,这笔开支大约在二十万贯。”


“除此之外,入学孩童之伙食费、教材、桌椅等零星开支,加在一起也有八万贯左右。”


“最后,再算上七座初等学堂和一座高等学堂,以及各种中等专科学堂,学曹今年共需六十万贯拨款。”


“什么?!尹大人,你……你也太狠了吧,一下子将预算分走一半。”


“就是,就是,不能你们学曹吃肉,连口汤也不跟我们留吧?!”


“是呀,刚刚军方分走了五十万贯,如今你学曹又弄走六十万贯。”


“结果看似高达百十万贯的财政预算,竟只剩下不到十万贯。”


“可后面还有好几个曹呢,不说别的,光今年所有官员俸禄,都至少需十万贯左右,你这是想饿死大家吗?”


“就算推行教化很重要,但好处也不能全让学曹独吞不是?”


不出所料,尹景话音刚落立即遭到同僚一致口诛笔伐,对其欲独霸剩余预算之想法,纷纷表示不耻。


为此卫朔揉了揉太阳穴,感到颇为头疼。


按说尹景敢提出全面推进文教,还是受他影响。


若换做太平时节,哪怕砸锅卖铁,他也会全力支持。


可而今现实却不允许卫朔将全部财力放在文教上,对外必须保持基本军事威慑。


以及对内,则须对加大工商农各业投入,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


卫朔斟酌再三,对尹景无奈地解释说:“尹先生,非是在下不重视文教,可……可如今河西财政尚不宽松。”


“学曹计划过于宏大,河西实在是力有未逮。”


提出预算前,尹景早料到不会通过。


他不过是以这种方式彰显文教之重要性,故沉默了一会儿问:“主公今年准备给学曹批多少预算?”


“呜……”卫朔沉思片刻,一锤定音道:“这样吧,把学曹预算减少三分之一,今年我最多给你四十万贯。”


“不过,请先生放心,只要财政一有好转,朔立即加大投入。”


四十万贯不少啦,比尹景心中底线还多了十万贯,因此他十分爽快地答应下来。


至此,原本高达百二十万贯的财政收入,经过学曹、军方大肆瓜分之后,眨眼功夫少了一多半。


再除去官员俸禄开支,也就只剩下不到二十万贯。


接下来还不等卫朔说什么,便三下五除二被各曹瓜分干净。


至此,第一次军政联席会议圆满结束,各方利益基本上被照顾到。


会议一结束,河西各地立即投入到紧张地战后重建上。


卫朔通过都护府行文各地,要求各级官府深入民间地头,以确保每一户分得田地的庶民,都能顺利完成春耕。


为了鼓励、帮助庶民开荒、种地,官府不但出租牲畜、新式农具给贫苦庶民,还派出农学士子指导春耕。


得益于官府大力协助,三十万河西庶民竟然开垦出超过八百万亩土地,为日后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均田制、府兵制、三长制推行,沙州已将治下每一个人,都纳入到官府管理当中。


而丁壮除了辛勤耕作以外,还必须在闲暇期间接受军事训练。


其中成绩优异者将被选编为府兵,派驻到各地折冲府中。


府兵虽然没有薪水,但由于服役期间享受免税待遇,又轻易不上前线,倒也吸引不少青壮加入。


沙州八十万民众,经过初步统计后,最终大约有三万青壮被编为府兵。


如此再加上两万四千名厢军,足以满足当前军事需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