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462章 谶语乱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2章 谶语乱胡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一  “胡无百年运!”


隆安元年,这条不知出自何处的谶语,忽然在各地疯狂流传开来。


若在永嘉年间,胡虏正盛,或许众胡会不屑一顾,顶多认为不过是汉人无奈地呐喊。


而今形势却不一样,自淝水大捷、大都护崛起西北,胡虏势力就一日弱似一日。


原本纵横天下的慕容鲜卑倒下了,而一度占据关中、有望成为第二个前秦的羌人,眼下也只能躲在长安苟延残喘。


而拓跋鲜卑,虽然颇有新朝气象,可当年朔方惨败,让魏国前途蒙上一层阴影。


当众人这么细细一思量,才赫然发现,纵横天下近百年的胡虏,好像真的行将灭亡。


再和那条谶语联系在一起,顿时让天下汉人振奋不已,而各地胡虏则惶惶不可终日。


在华夏历史上,谶语既充满神秘感,又相当有用。


谶,即预言,通常是用一些隐晦且游移不定的语言,来预测未来事件。


而对谶的系统性解释,则为谶纬。


每到一个王朝末期,都会有谶语出现,并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


谶语发生在“国将不国”时,也并不奇怪。


毕竟,“国将亡,听于神”,凡到国破家亡,必多奇奇怪怪。


如今后秦确已有了几分“国将不国”迹象,自平阳惨败、姚兴礼佛后,后秦就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大量人力、物力被浪费在佛事上,导致邦国实力被严重削弱。


除此之外,河西时时刻刻威胁后秦安危。


而今年一开春,大都护卫朔亲率十数万大军,兵分数路大举入关。


面对河西军强大攻势,各地秦军几乎一触即溃,新平、北地、冯翊先后沦陷。


时至今日,后秦已失去了渭水北岸大片土地,只剩下渭南几个郡县。


恰在此时,一条谶语传入了长安,又引起一片哗然。


姚泓、姚旻、姚晃等羌人听说之后十分不高兴,他们曾派人查寻流言来历。


可效果却不甚理想,谶语谣言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外界流言蜚语,让姚泓既惶恐不安,又有些手足无措。


这种事他不好询问尹纬等汉臣意见,最后只好将丞相姚晃、太尉姚旻两人召来密议。


姚晃、姚旻是羌族中难得有见识之辈,与姚硕德、狄伯支并称羌族四大干才。


与姚硕德、狄伯支擅长兵事,正统兵在外不同,姚晃、姚旻总是留守长安辅政。


两人一前一后抵达皇宫,却都发现今日宫中气氛与往日大不相同。


那些内侍、宫娥们全都小心翼翼,面上写满不安。


看来近来这谶语一事,搞得太子十分不爽。


“臣等拜见殿下。”


“两位请起,来人,给两位卿家设座。”


“今日孤将两位卿家找来,是有要事相商。”


“殿下,有事尽管吩咐,臣等必肝脑涂地。”


姚旻目光转动,埋头低声道:“殿下可是为近日谶语烦恼?”


“不错,不知从何时起,关中突然兴起一条谶语,说什么胡无百年运。”


“可笑!不说我们羌族,那匈奴不也存在了数百年?!说起来比汉人王朝还久远。”


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太子姚泓,让姚晃、姚旻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说起来还是谶语出现得不是时候,眼下后秦正面临生死存亡,太子姚泓为此绞尽脑汁想延续后秦国祚。


结果,一句胡无百年运,直接将后秦刚刚凝聚起来的人心打散。


原本依附后秦的胡虏已是人心惶惶,如今更加离心离德。


由于胡虏文化比较落后、保守,在某些时候,胡虏比汉人更相信天命所归。


在他们看来,反正胡虏衰落是上天注定的,干嘛还非顽抗到底?!


胡虏投降汉人又不是没发生过?!当年,强悍如匈奴不也臣服于汉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