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老兵不死 > 0317 战略核导弹
字体:      护眼 关灯

0317 战略核导弹

  老兵不死

“有多难?打个比方,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让生活在清朝的人制造出一台电视机。”王亮道。


因为这项任务要绝对保密,很多参与的工作人员都要隐姓埋名,当一个无名英雄。


甚至有很多人,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很多年后,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参与研制过原子弹的任务。


九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有零到百。


那是老一代人的坚守,那是真正的信仰,被现代人看得一文不值的信仰的支撑,才能坚持下来。


王亮还记得,当年中国宣布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其他拥核国家是什么样的反应。


震惊。


用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了。


都知道研制核武器的难度,不然也不会只有四个拥核国家了,打死他们都没能想到,那个前几年还用小米加步枪的国家竟然独立自主研究出了原子弹!


在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我们也对外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苏联专家曾经拍着胸脯保证:“中国二十年都造不出原子弹。”


啪啪啪——


老大哥的脸怎么黄了,想来是北面太冷,涂的蜡。


老大哥的脸怎么又红了,想来是为我们高兴吧。


当时的老大哥自己还正乱着套呢,只在报纸上很小的一块地方,报道了中国研制出原子弹。


但在报纸的另一个版面,却用一个大篇幅来报道澳大利亚反对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事情。


美国的反应非常有趣,他们在得知中国爆炸原子弹后通过《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中国依然是贫弱国家,不足为惧,美国还是会保护亚洲国家之类的话......”


但没过多久,美国就开始改变策略,同中国建交。


英国说:“对中国研制原子弹这件事,深感遗憾。”


比中国爆炸成功早四年的法国最实在,中肯地说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体会不到那种自豪感和荣誉感。


那是属于那个年代,属于中国人民的荣光。


腰杆直了,说话也硬了。


“有了核武器,但要把它打出去,还需要战略导弹。1964年的中国,只有东风-1弹道导弹,导弹射程仅仅六百公里,没有实战部署过,形容虚设。”王亮道。


时间回到1984年的10月1日。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小平同志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汇成一股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声浪,响彻十里长街。


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这没什么稀奇的。


但王亮知道,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ss.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